满洲里口岸作为欧亚陆路运输的重要节点,依托欧亚大陆桥,紧密衔接我国内陆腹地与俄欧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稳步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速推进,国内贸易便利化水平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区域通关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口岸辐射能力,助推口岸功能拓展,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关键节点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现以区域通关为视角,对近5年以来满洲里口岸外贸运行情况做简要分析。ie9大陆桥物流联盟
口岸区域通关占比持续提升
2010年,满洲里口岸外贸值实现781.63亿元人民币,其中作为口岸地 区域通关贸易值为117.9亿元,仅占当年口岸外贸总值 的15.08%。此后,口岸区域通关占比逐年提升,2014年,满洲里口岸区域通关贸易值已达232.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0.13%,已占口岸贸易总值的44.62%,较2013年提高6.79个百分点,较2010年提升29.54个百分点。说明海关“应转尽转”政策落实到位,口岸区域通关发展态势良好,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显著加快。
区域通关带动口岸整体通达辐射能力提升
从区域通关贸易国别实现翻倍增长。近5年,口岸报关进出口辐射国别较为稳定,均维持在9至15个区间;与此同时,2010至2013年间,口岸外贸整体和区域通关辐射国别也均较稳定,整体辐射国别始终维持在25至26个区间,区域通关辐射国别在20至24个区间。随着“苏满欧”、“郑满欧”、“中俄”等班列的稳定开行,口岸区域通关辐射能力显著增强,直接带动口岸整体的通达能力提升。2014年,口岸外贸整体辐射已达5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区域通关通达49个贸易伙伴,较2013年增加27个,较2010年增加29个;同期,口岸报关进出口贸易伙伴仅为13个。
区域通关助推欧盟市场开拓。长期以来,口岸对俄报关进出口贸易值占口岸报关进出口贸易总值的比例始终处于98%以上,口岸其他通达辐射的贸易国主要依托区域通关方式。2010年,满洲里口岸贸易国别进出口值过1亿元的仅9个,若将欧盟视为统一经济体,欧盟为列俄罗斯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值为16.26亿元,仅占口岸贸易总值的2.08%;其中,以区域通关形式对欧盟进出口16.25亿元,占对欧盟贸易总值的99.94%。此后,随着区域通关的深入推进,口岸贸易伙伴不断增长,对欧盟国家贸易比重快速提升,口岸贸易国别较为单一的情况不断改观。2014年,口岸进出口值过1亿元的贸易国别有12个 ,对欧盟贸易值为114.62亿元,占口岸贸易总值的22.58%,较2013年提升7.93个百分点,较2010年提升19.89个百分点;其中,以区域通关形式对欧盟进出口113.81亿元,占对欧盟贸易总值的99.29%。
区域通关模式对俄外贸占比走高。多年以来,俄罗斯是口岸最大贸易伙伴,且主要以口岸报关形式开展贸易,随着口岸区域通关模式的不断推广,企业采用区域通关模式对俄进出口值占口岸对俄贸易总值的比重也不断走高。2014年口岸区域通关对俄进出口已占对俄贸易总值的28.8%,较2013年和2010年分别提升1.16个和15.54个百分点。说明口岸区域通关软硬件环境较优,企业采用区域通关模式进出口相较传统口岸报关模式更为快速和便捷,对企业吸引力较强。
区域通关联接国内市场愈发紧密
辽、吉、苏等省市区域通关进口带动排名上升。2014年.有22个省市的562家企业经口岸进口,采用区域通关模式企业有142家,分别较2010年增加137家和105家。2014年口岸进口贸易值前10位的省市中,辽宁、吉林和江苏等省市区域通关进口带动贸易值增长。其中,辽宁经口岸区域通关进口贸易值占该省经满洲里口岸外贸进口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80.13%提升为2014年的98.81%,由口岸进口贸易值第4位提升为仅列内蒙古之后的第2位;吉林比重由0.18%提升至92.76%,由第11位提升为列蒙、辽、黑后的第4位;江苏由0提升至85.58%,由第10位提升为第7位;山东、上海、新疆等省市区域通关进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与此同时,前10位省市中除黑、京、豫等区域通关进口发展较慢省市进口值出现下降外,其余省市均保持增长态势。
区域通关助推出口值增长。2014年.有29个省市的4477家企业经口岸出口,采用区域通关模式企业有3418家,分别较2010年增加885家和456家。出口值前10的省市区域通关出口贸易值占比变化均较小,但除浙、黑、冀三省外,其余各省出口值均较2010年有较大程度增长。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2014年前10位省市出口值涨跌互现,蒙、苏、沪、粤、豫5省呈增长态势,其余各省市均呈降势。
口岸进出口商品结构日趋优化
区域通关商品种类丰富。按HS8位商品编码统计,2014年口岸进、出口商品分别有613种和2691种,分别较2010年增加248种和163种。其中,口岸区域通关进、出口商品种类分别有512种和2319种,分别较2010年增加274种和151种。与此同时,口岸报关进、出口商品种类均较稳定,分别为183种和1451种,区域通关商品种类大幅多于报关进出口。说明区域通关对丰富口岸商品种类具有决定性作用。
区域通关推动进口商品结构优化。长期以来,口岸进口商品始终以能源、资源型商品为主,商品结构较为单一,缺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支撑,进口商品结构略有失衡。口岸区域通关进口则以机电产品为主,随着区域通关改革的深入开展,2013年起,机电产品已跃居口岸进口首位,2014年口岸机电产品进口102.07亿元,占口岸进口总值的34.5%,分别较2013年和2010年提升17.32个和32.21个百分点。其中,以区域通关模式进口机电产品96.18亿元,占机电产品进口总值的94.23%,占区域通关进口总值的93.78%。同期,口岸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2.79亿元,其中以区域通关模式进口5.43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值的42.46%。
区域通关助推出口商品层次提升。区域通关快速推进以来,口岸机电产品和高级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快速提升,口岸逐渐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口岸转变为机电产品出口重点口岸。2014年口岸机电产品出口122.16亿元,占口岸出口总值的54.07%,虽较2013年下降1.05个百分点,但较2010年提升18.23个百分点;其中以区域通关模式出口机电产品89.58亿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73.33%,占区域通关出口总值的68.77%。同期,口岸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79亿元,占口岸出口总值的9.65%,分别较2013年和2010年提升3.6个百分点和2.61个百分点;其中以区域通关模式出口20.3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93.44%,占区域通关出口总值的15.63%。
口岸区域通关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近年来,满洲里海关创新工作思路,将区域通关模式与铁路班列有机结合,主动做好宣传和对接,在海关、地方和铁路部门协同配合下,共推东线欧亚大陆桥建设,满洲里口岸区域通关业务健康发展。目前,已相继开行“苏满欧”、“营满欧”、“粤满俄”、“湘满欧”、“汉满俄”、“渝满欧”、“津满欧”等七条班列,区域通关发展驶上快车道,口岸功能得以不断拓展,地位大幅提升,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口岸区域通关发展,特别是东线欧亚大路桥建设尚存以下问题:
一是当前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快速推进,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均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但目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缺乏国家战略支撑,发展较为滞后,满洲里口岸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受此制约,发展预期略受限。
二是随着我国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向北开放的陆路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各省区不断加强口岸投入,口岸间竞争较为激烈。目前,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乌拉特、二连浩特、和绥芬河口岸发展态势均较迅猛,各口岸均有各自特点和优势商品,加之各地政府优惠政策频出,对满洲里口岸竞争压力较大。
三是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俄罗斯经济快速回落,卢布大幅贬值,居民购买力锐减,或将制约对俄贸易。受此影响,口岸区域通关贸易值增长或将受限。
为此,满洲里海关提出建议:一是结合口岸特色与优势,协同相关部门继续做好区域通关业务模式的宣传与推介,便利企业通关,不断提升口岸地位与影响力;二是继续深入挖掘口岸潜力,不断拓展口岸功能,将区域通关与专列结合的能效发挥最大化,提升口岸竞争力;三是在做好通关服务的同时,应加强风险分析力度,对区域通关货物保持应有的关注与监控,在“通得快”的同时确保“管得住”;四是向相关部委提出合理化建议,统筹布局全国对俄和对欧班列,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维护贸易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兼顾、效率优先,避免重复建设和争抢货源,促进班列的良性发展;五是目前专列报关单数据无特殊标志,难以及时汇总、分析专列成效,建议协调总署相关部门对“苏满欧”等正式班列申报报关单的EDI_REMARK项增设字段,予以标记,便于后续分析、评估工作的开展。(贺惊涛/文)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