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货运合并迷局“亚洲最大货航”路在何方
2015-07-22 10:55:19
Landbridge平台
自“南北车”发布合并预案以来,包括“南北船”、“两桶油”、“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货运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央企相继又有合并传闻。企业的合并重组在今天本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三大航”货运的合并传闻近来却是一波三起,耐人寻味。先是新华社发布消息,援引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的话称,国内三大航空货运将合并,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货运航空,并说此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合并涉及业务剥离与重组,投资界和业界无疑格外关注。然而,民航局方面迅速对此说法予以否认。其话音未落,却又有报道说国资委已在调研合并事宜。一件事再三反转,发声者又都是权威部门,就更显得扑朔迷离了。
航空货运市场情势如何?
投资界和业界各种议论和猜测都有。“三大航”货运合并是传言,还是另有隐言,抑或另有隐情?笔者感兴趣的是其背后的事情:航空货运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说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不妨先看一看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的现状。据对官方相关数据的分析,自2010年以来,中国机场年货邮吞吐量逐年攀升,截至2014年底年均增长率达4.69%,较上年同比增长7.75%。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去年中国国际航线年货邮吞吐量同比激增9.82%。
市场膏腴如斯,谁在分食其羹?
能在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扑腾翻浪者,肯定不是小鱼小虾。“大鳄”来自国外。一些国际快递巨头在华深耕多年,不仅动辄拥有几百架全货机,而且还有自己的大型运转基地。其中,UPS(美国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的上海转运中心早已投入使用;FedEx(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的国际快件转运中心已在上海悄然动工; DHL(德国敦豪快递服务公司)更是斥资1.15亿元扩建其2012年新建成的浦东国际空运仓库。
国内的航空货运企业也在逐渐长成,其中不乏御浪弄潮的“蛟龙”。以民营的快递巨头“顺风”为例。“顺风”如今已拥有19架全货机,算上租赁的18架,其运作的全货机规模已然超过“三大航”货运的总和(据悉,截至2014年底,国航拥有全货机13架,东航拥有全货机12架,南航拥有全货机11架)。国内的其他快递企业也在争抢“地盘”,积极筹建自己的航空货运公司。同为国企的中国邮政旗下快递品牌EMS,其全货机数量已超过了20架。
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的情势大致如此:外资巨头来势汹汹,民营资本跃跃欲试,国企兄弟“同室操戈”。
“三大航”货运如何拼争?
面对“内忧外患”,“三大航”货运如何拼争?空中“地盘”是在不断扩大,还是在逐步失守?
2014年度,“三大航”航空货运年货邮运输量分别是:中航166.6万吨、东航136.3万吨和南航143.2万吨,约占中国机场年货邮吞吐总量的32.9%。账面上的数还不算太难看,几近“三分天下有其一”,但账面上的数字掩盖不了一个无情的趋势:“三大航”年航空年货邮运输量逐年下降。比之2010年的占比40.4%,降幅达7.5个百分点。
若比较每收入货运吨公里收益,2014年度,“三大航”货运分别为:中航1.56元(25.1美分)/RTK、东航1.54元(24.8美分)/RTK和南航1.45元(23.4美分)/RTK,与FedEx(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的167.2美分/RTK和UPS(美国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的52.3美分/RTK相距甚远,甚至被排除在全球前三十强的门外。
面对重重危机,为了扭转航空货运市场的格局,“三大航”货运近年动作不断,亦有“产地直达”这样的新举措,但给外界的感觉是它们愈发“重客轻货”。2014年度“三大航”的货邮营收,在其营业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仅为中航8.57%、东航8.78%和南航6.75%。截至今年五月份,“三大航”货邮载运率累计值均在50%左右,其货运舱位的利用程度之低可见一斑。“三大航”亦有其苦衷。相对于航空客运,航空货运需求多呈单向性,航程往返货流量难以匹配,也不便预测,载运率难以保障,易出现舱位空置;且由于货运包裹尺寸的不同,带来舱位利用最优化难题。
现实的困境和危机并未止于此。除开上述一众物流集成商强势来袭,“三大航”货运还要与货运代理公司(以下简称货代公司)进行博弈。传统的航空货运公司处于行业链条的中间位置,即“发件人→货运代理公司→航空货运公司→货运代理公司→收件人”。货源被货代公司所垄断,发件人将包裹交与货代公司,收件人从货代公司处签收,航运公司只是作为单纯的运力提供者。其间,掌握大量货源的货代公司向三大航逐家压价,有时甚至等到飞机临起飞前还会再次逐家压价,迫其就范。
如此种种情境,“三大航”货运合并传闻之所以“甚嚣尘上”也就不难理解了。笔者认为,投资界、业界和舆论不无理由相信:那些权威机构透露合并传闻,受众“相信”合并传闻,未必是在居心叵测地要唱衰什么,而是意在力挺“三大航”货运。
与其各自为战,毋宁合师突围
难题往往是契机所在,困境面前,国人向来奉“抱团取暖”、“相濡以沫”、“同舟共济”为首取之策。面对国际航运巨头的竞争,“三大航”各方与其各自为战、孤军拼争,毋宁集团作战、合师突围,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进而与国际巨头天空争雄。笔者还认为,对于“三大航”货运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如果取合并之策,不仅仅带来量的叠加,通过规模的提升,打造更健全的航线网络,科学调配资源,还能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还会提升议价能力。相信“三大航”已经尝够了议价能力弱势的苦涩。没有了相互倾轧,合并后的“三大航”货运,将拥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其议价能力大大增强。
这里提醒当事各方,“三大航”货运如果采取合并之策,笔者不赞成从航空货运公司一蹴而就转型为物流集成商。急于大幅度转型未必是个好主意。如果那样,新的公司将面临一个未尝涉足的全新领域,诸如组织架构的匹配、人员技能的培训、物流网点的建设都将成为棘手的问题。盲目的去中介化,很可能让公司失去本身可利用的丰厚资源。何况这个初涉领域并非利基市场,早有国内外巨头栖身于此。竞争同质化严重,贸然闯入的“菜鸟”只会坠入“红海陷阱”。对此,笔者的建议是,从前述产业链条中间即“航空货运公司”逐渐向两端延伸,边整合边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最终完成供应链垂直整合。这样,随着整合带来的议价能力的提升,重塑客户关系,与掌握货源、拥有物流网络的货代公司结成“朋友圈”(针对不同的货代公司实行价格歧视,结合长期合同与竞价机制),比起完全自建物流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
“三大航”货运不论是合并或是产业重新布局,无疑都是航空业的一次重大结构调整,自然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和利益格局变化。正因为如此,笔者提醒投资和业界注意,“三大航”货运合并或结构调整后,将会遇到新的困难、矛盾和未知。如复杂的股权结构、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以及新成立的“超级货航”能否与原“三大航”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利用其客机腹舱辅助运输)等。当前,航空货运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点,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那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航空运输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国家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所提出的打造“亚洲最大的货运航空”,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无论具体的举措和实施路线如何,“三大航”货运改革均势在必行,需要航空货运当局乘势而上,拿出大手笔。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无界铁路集卡车队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全民时代(北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UAB ADR8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山东亚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