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的“个性化”运输
2016-08-16 13:58:54
Landbridge平台
随着全球工业生产逐步由“标准化”步入“个性化”,一次性大量载运单一种类货物的船舶将逐渐退出航运市场,满足货主“个性化”运输需求将是航运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首要目标。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全球工业逐渐脱离资本、场地、能源、原材料与劳动力大规模集中的发展模式,转而向更为多元的个性化生产模式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日趋枯竭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未来能源、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运输正逐渐打破传统格局,进入一种全新的“个性化”发展阶段。
未来石油出口重心变迁
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显示,委内瑞拉已超越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不再是“一支独大”。然而,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多为重质油,需要与轻质油混合后才能进行提炼,这就是作为产油大国的委内瑞拉依然需要进口石油的原因。对于委内瑞拉出产的石油而言,最好的方式是在石油产地进行加工后以半成品或成品油的模式出口。然而,由于开采和加工的成本较高,目前委内瑞拉生产的石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有限。
随着近年来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加拿大发现的油砂矿也正成为一种全新的石油资源。由于从油砂矿中提炼成品油的成本很高,在目前低油价的市场环境下其命运与委内瑞拉的重质油差不多。
目前国际油运市场上的低油价并非常态,随着未来能源价格的回升,美洲东部与西非地区将逐渐取代中东成为新的石油资源供应中心。与波斯湾地区相比,委内瑞拉与加拿大出产的石油资源更适合在出产地进行加工后再行出口。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国际油运市场对于原油轮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而对于大型成品油轮的需求将有所提升。
新能源对海运需求减弱
近年来新探明的石油资源无法满足日趋增长的能源需求,这些新发现的石油资源多位于极地或深海地区,且多为重质油,开采的技术难度与成本都很高,即便是在“百元油价”的时代也不一定具有商业开采价值。英国石油公司近期发表的一份关于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可供人类开采40年左右,这意味着40年后,全球能源结构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从目前人类对于能源技术的掌握情况来看,天然气与核能是最有可能取代石油成为人类主要的能源形式。其中,天然气可能主要作为移动式能源使用;核能有望成为主要的固定式能源。未来的能源运输格局将视这些能源在全球的分布与需求情况进行调整。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存状况与石油相似,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伊朗、卡塔尔以及土库曼斯坦。另外,在东南亚、南美、西非与欧洲的北海地区也蕴藏着具有开采价值的天然气资源。因此,未来的天然气运输很可能与目前的石油运输路线相似,即以波斯湾地区为核心向全球扩散。然而与石油不同的是,无论是采用压缩还是冷却的方式,天然气的海上运输成本都高于石油。如果考虑运输过程中气体的挥发问题,对天然气而言陆上管道运输似乎更具优势。
目前,拥有大量优质天然气资源的土库曼斯坦是典型的内陆国家,而出海受限的俄罗斯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内陆国。因此不排除未来欧亚地区的天然气运输将主要采用固定管道的模式进行,只有在需要长距离跨洋运输时才会海运。
由于石油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其开采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程序后才能作为工业燃料使用,因此目前全球燃油的运输模式是将石油输出国产出的原油用油轮运输到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进行炼制加工后再次出售。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成分比较单一,开采后的加工程序远没有石油复杂,在产地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即可使用。如果天然气未来仅作为移动式能源,对于运输的需求可能远没有石油那么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未来国际天然气市场需求巨大,然而其对于海运的依赖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核燃料在全球的分布略显均衡。目前全球已探明可利用核燃料储量显示,俄罗斯排名全球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是美国,与此同时,加拿大、澳洲、中欧地区、非洲南部和亚洲东部也蕴藏着丰富的铀矿资源。核燃料开采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处理后才能在工业上使用,其工艺过程相对石油而言要复杂很多。与此同时,高浓度的核燃料存在较高的放射性风险,并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另外,核燃料能量密度很高,对于数量的需求不大。从核燃料的这些特点来看,未来全球核燃料可能无需长距离海上运输而是采取就地取材、加工、使用的模式,对于运输的总体需求将非常有限。
“个性化”运输模式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变的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全球原材料与工业产品的运输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变得迅速而廉价,进而让工业生产的“个性化”成为可能。
随着全球工业生产从集中转向分散,传统的国际原料与商品物流格局也在发生着改变。近年来提出的“工业革命4.0”的概念再一次明确了未来“个性化”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随着工业生产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模式的转变,未来工业生产的界限将会逐渐消失,现有的产业链也将面临重组,未来国际物流将随之呈现出与工业生产类似的离散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客户对于运输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大宗货物贸易中的干杂货、散货、生鲜货、化学品将逐渐从传统的散装运输模式向标准单元化的运输模式转变。
与传统提供单一模式运输服务的散装运输模式相比,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从发货人的仓库装货后直接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转运时无需换装,极大地提升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并且更容易满足不同类型货主的“个性化”需求。随着国际航运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散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等特种集装箱技术的成熟,以集装箱为代表的标准单元件运输模式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散货、生鲜货、液货及汽车类货物的运输格局。从具体的细分市场来看,目前冷藏集装箱的运输模式已在国际生鲜货物运输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罐式集装箱的运输模式正在迅速取代传统的散装化学品运输,散货集装箱与标准化货盘运输在相应的细分市场上迅速发展。
随着全球“个性化”工业生产模式的发展,未来的国际航运市场将进一步离散化,类似香港、上海、新加坡的全球性特大型集装箱中转枢纽将逐渐被地区性的运输枢纽所取代,目前班轮运输联盟所提供的批量化、标注化的传统集装箱运输服务格局也将被打破。
在港口、航道与码头设施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优势将不再明显,以“少量多次、方便快捷”为特点的“个性化”运输模式将成为未来国际海运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全球“个性化”工业生产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中间产品的运输需求,能够载运大型中间产品的重吊多用途船、大型甲板运输船、大型半潜船在国际船队中所占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未来人类发展对于海上运输的依赖程度依然不会下降。随着全球工业生产逐步由“标准化”步入“个性化”,以干杂货船、散货船、化学品船为代表的一次性大量载运单一种类货物的船舶将逐渐退出国际航运市场,同时,以规模优势见长的VLOC和超大型集装箱船也将逐渐失去优势。未来,油轮、LNG运输船、集装箱船的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的特点;船舶对于航速、航线的选择以及货物种类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船舶的信息化程度也将显著提升;国际海运航线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更为复杂,满足货主的“个性化”运输需求将是航运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首要目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