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义乌传奇”
2016-08-31 09:10:28
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
不依江傍海、无自然禀赋,这个30多年前在《辞海》中仅有40字介绍的偏僻小县,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唤醒“鸡毛换糖”的古老经商基因,弘扬起坚韧不拔的地域文化,成就了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奇迹。这就是在义乌上演的一部开放发展、勤劳致富的壮阔现代剧。而这一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发源于一个马路市场的开放。
1982年9月5日,当时的义乌县委作出了一个决定——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马路市场到万商云集;从走出国门,到建功“一带一路”,义乌登上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舞台,成了引人瞩目的“角儿”。
“对外开放,是义乌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的重要法宝。”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这样说。这句今天看来平淡无奇的思考总结,被千千万万思变、能变、努力想活得越来越好的新老义乌人,演绎成无数精彩传奇故事。金小民和艾伊塞,就是其中的两位——
白手起家“义乌传奇”
人物名片:金小民(Kim),义乌商人,金斯顿国际董事长
在义乌港10楼的办公室里,金小民正与哈萨克斯坦“阿丝道”公司在义乌的代表郭建清,商谈首批哈萨克斯坦绿色农产品的进口细节。办公室的白墙上,挂着一幅“马到成功”的字画,三匹骏马奔腾而来。
他们两人在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上相识。“一带一路”带来的战略机遇,“义新欧”开辟的物流通道,加上义乌市场在全国的辐射能力,“阿丝道”想在义乌设立中国区的运营总部,要把哈萨克斯坦的葵花籽油、蜂蜜、意大利面等农产品打进中国市场,搭上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的快车。第一批农产品,已经搭乘着“义新欧”的回程班列来到义乌海关。接下来的事,就是金小民最擅长的了。
金小民出生在义乌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98年,从浙江税务学校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协税员。工作虽然轻松体面,但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没有发展空间,身边又从来不乏白手起家的“义乌传奇”,2002年金小民终于按捺不住辞职的冲动,进了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做起了业务员。为了节省开支,自行车是他拜访客户的重要交通工具,“白天坐在自行车上,晚上睡在仓库里”,业余时间都“泡”在了各种培训班中,学英语、学国际物流规则、学企业管理。
2004年,金小民看准了国际货代领域的业务呈几何级数增长,便从同学那里借来3万元本钱,正式注册了金斯顿进出口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结果,金斯顿公司赶上了外贸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每天接电话都来不及,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金小民又敏锐地察觉到,原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他萌发了打造外贸服务链的想法,先后将业务从货代延伸到海运、空运、仓储、国际铁路联运、报关、退税代理、进口代理、外贸保险金融等领域,最终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国际供应链服务。
商机不断出现。2011年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2014年义乌实施市场采购的新型贸易方式……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金小民再次站上“风口”,企业规模越做越大。
数年前,金小民了解到来义乌的哈萨克斯坦采购商很少,断定中亚将是一片新的市场,于是2012年,他在阿拉木图设立了办事处。“阿丝道”公司要将当地优质农产品引进中国的想法,其实与他不谋而合。此外,“金斯顿”在巴西、巴拿马设有办事处,为做大新兴市场“蛋糕”打下基础。金小民还组建了商贸公司,将西班牙的橄榄油、乌克兰的葵花籽油、泰国的大米等进口到国内市场,分享进口市场快速发展的商机。
目前,金斯顿公司在义乌港的仓库面积有一万平方米,每天能出近百个货柜;在上海、广州、宁波等地设有分公司,员工200人,其中来自加拿大、乌克兰、哥伦比亚等国的外籍员工近10名,可提供哈萨克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语种服务。
2014年12月14日这一天,金小民终身难忘。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企业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作为我国中小企业代表之一在会上发表了演讲,将“义乌声音”从“欧亚大陆心脏”——阿斯塔纳传遍中亚。
义乌“淘金”风生水起
人物名片:艾伊塞(Aysar),伊朗商人,金小民合作伙伴
“我们2000年就来到义乌做生意了。”艾伊塞咧开嘴笑了,中英文夹杂地说,“当年,我22岁,弟弟艾曼(Aiman)19岁,我们是一半伊拉克人,一半伊朗人。北京来义乌采访的记者给我们拍过照片,报道说我们是‘最年轻的外国商人’。”
他们是不是外商中最年轻,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当时中国离加入WTO还有一年,义乌街头的“老外”也不像现在这般随处可见。初来乍到的两兄弟,一句中文不会,义乌能说英语的人同样不多,要想“淘金”先学汉语。
2001年,中国成为WTO成员,经济融入全球的进程加速。“更多外国人来到了义乌,他们跟我们刚来时一样,语言不通,什么都做不了。”此时,艾伊塞兄弟已经交了一批中国朋友,苦学汉语也有回报,中国加入WTO为义乌带来了庞大的外国客商。“天时地利人和”,两兄弟决定开家外贸公司,生意果然有声有色,除了给来采购的外国人做翻译,各种来自中东的订单也纷至沓来:今天是汽车零配件、电线,明天是塑料花、相框,艾伊塞兄弟接待完客户就去逛篁园市场,整天忙个不停。到2004年,公司也从小到大,从兄弟两人发展成为拥有24名被艾伊塞称为“翻译”的员工,艾伊塞兄弟在义乌赚到了第一桶金。
也就在这个时候,朋友向艾伊塞介绍一个做物流的小伙子Kim——金小民。在创业初期的金小民看来,争取阿拉伯客商是发展的“战略重点”,他还为此特地请了一个阿拉伯语翻译。于是,艾伊塞成了金小民最早的客户之一——艾伊塞负责在义乌采购小商品,金小民负责将它们运往世界各地。
“我家里的那幅波斯挂毯,就是艾伊塞送的。”合作10多年,两人早已从生意伙伴变成了朋友,金小民去伊朗拜访艾伊塞的家人,一张跟艾伊塞的父母席地而坐吃饭的照片,是他们友谊的真情流露,更是义乌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细节展现。
艾伊塞的家族经营彩妆生意,“我的父亲做了40多年化妆品”。在德黑兰最大的批发市场“德黑兰大巴扎”里,艾伊塞的家族拥有5间商铺,最大一间位于大巴扎核心地段,“是最贵的地方,面积有90多平方米。”说起自家的店,艾伊塞语气自豪。
艾伊塞兄弟,并不满足于只在义乌“淘宝”式地为家族生意进货,他们要在中国谋求更大的空间。2007年,艾伊塞兄弟在义乌苏溪镇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一家化妆品工厂;2013年,兄弟俩又找了一名“中国合伙人”,第二家彩妆工厂开工。他们还在中国注册了自己的彩妆品牌“VIO”,产品不仅销往伊朗,还出口到美国、巴西、西班牙、俄罗斯、迪拜、北非、印度等地。
“下一步,我们要在中国做渠道,除了卖自己的VIO品牌,还要将国外的化妆品进口到中国来卖。” 艾伊塞说,义乌正大力培育进口市场,引进进口商品经营主体,这可能是他的新“风口”。
目前,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境外客商常住义乌,年均吸引近50万人次境外客商来义乌采购,艾伊塞只是其中一员。是什么吸引着他来到义乌?艾伊塞的回答很个人,却也颇具代表性:“10年多下来,我的生意好了100倍;还有,这里能喝到家乡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母亲用阿代丝(一种植物)做的汤。”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大陆桥物流联盟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无界铁路集卡车队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全民时代(北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UAB ADR8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山东亚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