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丝绸之路的大联通与大循环
2014-11-03 18:20:02
Landbridge平台
甘肃省地方是办公室副主任 车安宁
现在我们讲到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往往是北方人讲陆上丝绸之路,而南方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则讲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各讲各的历史,各说各的优势。其实,陆上丝绸之路的古老自不必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后来居上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在这里所讲的是,我们如何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去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和审视两条不同的丝绸之路的优势和历史作用,以当代新的全球性视野去进行统筹建设,协调互补,使之实现中国贸易通道的大联通、大循环,为助力中国经济的继续腾飞插上双翅膀。
一、历史的回顾与总结
一般地讲,古丝绸之路是指从古代中国的长安出发,一路向西,途径西域、中亚、中东,直至欧洲的陆上古道。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分支。丝绸之路的起源较早,它经历了一个从民间自发行为到官方刻意打造的历史过程。
资料显示,从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到明代的约1500年间,丝绸之路一直连接着内地与西域,中国与欧亚一些国家的商贸交往,不仅为沿线各国各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尽管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丝绸之路亦时兴时衰,时通时断,但是它对中西贸易和多国文化贯通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影响。
后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这条古道就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逐渐走向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道运输的大通道。有史可据,其实早在中国的秦汉时代就已出现,自汉朝开始,海上通道不仅连接着中国沿海各港口城市的交往,还与马来半岛等有贸易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也是先后出现过多条不同的航线,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民间自发到官方经营管理的历史过程。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转到南方,海路逐渐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宋元时期随着东西方世界格局的变化,航海技术的突破和经济贸易的空前诉求,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阶段,一度还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至明清又几经衰落兴盛的变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随国运张弛而时兴时衰的过程。
客观地讲,海陆两条以“丝绸之路”命名的通道,所经营的并非只是丝绸,只是以丝绸为象征而已。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讲,陆海丝绸之路不仅有效地传播了中华文明,同时也使中国通过贸易交流的方式,了解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成果。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国运盛衰的见证,即:国运强盛,丝路也盛;国运衰落,丝路也衰。但是,回顾历史,这两条丝路都有其缺陷,都受到一定的历史局限。
首先,陆上丝绸之路由于其路途的漫长,途径沙漠、戈壁、雪山等,道路上充满了自然艰险和人为侵扰,加之骆驼和马匹的运输量有限,到后来就逐渐衰落也是一种历史必然。细细分析起来,漫漫几千公里路途,中途大多地方只是通道,而非最终的交易地。例如甘肃,虽占据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段,但是既不产丝绸,也不产茶叶和瓷器,也非大宗商品的消费市场,仅仅只是一个过往的通道和一个个驿站而已。
海上丝绸之路虽则离商品主产地和集散地较近,船只的运输量也非陆上丝绸之路可比,但是,由于早期航海综合技术的不完善(如没有现代的导航、动力、气象等技术),其限制条件也较多(如绕道太远,海上风险更大、运输周期长等),加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压抑,例如个别时期实行海禁、压制进出口、技术落后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海上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看,虽然中国陆海贸易通道开拓的历史较早,且过程也很漫长,这两条古丝绸之路都是利用当时的交通条件来实现商品的贸易流通,而商贸的发达又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一度使中国变得强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这些都没有铸成中国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过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
二、未来的展望与设想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如果发展顺利,其经济规模更是不可小觑。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重提振兴陆海丝绸之路,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显然,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其贸易通道应当是多多益善,而不仅仅是只讲海上丝绸之路的再次拓展,或只是单纯强调亚欧大陆桥的陆上通道的重要。
我认为,对于当代和未来的中国来讲,其理想的方式是,沿袭古道传统,发掘历史的遗产,海陆并举,不拘一格,兼顾东西,以更为拓展的视野,连接世界各地,发展国际贸易,吸纳全球文化。这不仅有益于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对此,我个人有几点思考和设想: 1、实施海陆并举,两条道路拓展的战略 实施两条,甚至多条道路通达的战略,可以打破某些大国为我们设置的贸易封锁障碍。因为当你只有一条通道时,有人可以时时对你发出封锁的威胁和敲诈;而当你有了两条以上的通道时,这种威胁和敲诈就会自然失效,他人就不会轻易设想对你进行某种封锁和威胁了,这样你的每一条道路都反而变得更加通畅和安全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来看,海路和陆路各具优势,不可偏废。海路的优势是,运量大,成本低,还可实现大件器材的整体不拆卸运输;而陆路的优势是,运输周期短,可直达世界各地的内陆城市等。
2、适应大趋势全面发展,树立大交通意识
所谓丝绸之路重在“路”,主要是个交通问题,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说到底就是陆上交通不能适应越来越大的交易量和高昂的运输成本所致。而今,新丝绸之路的复兴,就必须立足于新型交通问题的解决。这涉及到大交通意识,即,在陆上要建立现代化的、多元的公路、铁路、民航、管道、电网并举的大交通通道;在海上也是如此,不仅要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现代航海技术,还要考虑发展敷设海底电缆、海底输油管道、海上航空通道等等,以做到全方位的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交通资源。
3、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建立海陆循环的大交通战略
其实,我们纵观国内与国际,地理位置其实也是一种战略资源。
以国内来看,地理位置的优劣,决定着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当我们放眼全球时,情况也是这样。从古到今我们虽不能说中华大地就是世界地理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是有着这种天然的优势的。陆海丝绸之路的开拓就是很好的实证。以目前的国际格局来看,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独一无二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发挥所长,利用好这种地理优势。这方面我们今后不仅要加强出口口岸的建设,还应当重视诸如现代导航、现代气象、现代通讯、现代数据库和现代物流集散地的建设。以保障货物的低成本和安全、合理的运输和配送。
如上所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适应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就必须建成一个内外相连的、畅通无阻的、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应把陆海空通道统筹规划,统一运作,统一布局,首先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版图上,实现东西相连、海陆相连的大循环通道,实行宜海则海,宜陆则陆,海陆联运的原则,最终实现以中国为世界物流中心的全球化的陆海空全方位的大通道、大循环格局。
这方面我们应当加强民航、铁路、公路、航海的联程联运服务研究。要打破行业壁垒、部门壁垒、区域壁垒,甚至打破国界限制,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不能各自为政,恶性竞争。这种联程联运的好处是,多种方式混合,一站式服务,尤其适合于远距离、大跨度、大密度物流的需要,可以发挥不同运力和地域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减少手续,方便客户,适合未来现代经济社会的需求。
展望未来,上述设想如果加上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制造业优势,未来的中国成为世界级的物流中心就不是一种梦想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