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学者看共建“一带一路”的三个维度
2023-11-07 09:48:03
Landbridge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欧亚地区饱受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之困,安全挑战层出不穷,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相比之下,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的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共建国家和地区充分感受到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在这一背景下,欧亚地区的研究者在重新审视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局限性及其带来的全球性问题的同时,高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其研究视角、观点和方法逐步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
透过西方望中国:检视西方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误解误区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话语权,欧亚地区对中国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由此引发了敌视和唱衰共建“一带一路”的论调。面对西方国家的恶意抹黑,欧亚转型国家学界反而愈发关注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其认知也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一是通过反思全球性问题而重新审视共建“一带一路”。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多重危机充分暴露出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弊端。英国学者迈克尔·罗伯茨指出:“事实上,在21世纪,资本主义正在为自己制造新的矛盾,并因此威胁到一个健康的地球的存在。”因此,在一些相对务实的西方人眼中,共建“一带一路”这个“新鲜事物”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版本的全球化”。
二是批驳西方对共建“一带一路”持有的误读与偏见。针对一些西方国家将共建“一带一路”界定为“亚洲版北约”的谬论,希腊学者帕夫洛普洛斯认为,面对资源禀赋较好的第三世界国家,中西方采取了不同的交往方式:“发达国家采取的方式是掠夺甚至入侵,而中国采取的方案是借助共建‘一带一路’的经贸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土耳其学者穆特卢·比纳克等人指出,从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明显看到,“当代中国治理的独到之处是基于古代传承下来的‘协商’与‘共识’概念,而这也体现在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秩序向着和谐、求同存异,以及不同利益之间平衡发展等方面。这一模式无疑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足本国看中国:关注共建“一带一路”的普惠效应
近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的聚合、引领以及正向溢出效应,使欧亚地区学界在逐步认清西方地缘政治博弈实质的同时,更注重从本国经济社会的具体国情出发评析中国经验,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是俄罗斯、中亚与西亚为释放共建“一带一路”潜能提供助力。多年来,俄罗斯学界对共建“一带一路”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俄罗斯学者康斯坦丁·库雷列夫认为,中俄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经济合作不仅限于基础设施项目和贸易合作,未来这些合作的实际推进将降低俄罗斯的贸易成本,从而使其有机会增加对中国市场以及参与丝绸之路建设的亚洲国家市场的产品销售。从经济角度来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亚洲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归功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在区域经济关系中展现出重要的影响力。哈萨克斯坦研究者安东·布加延科认为:“中亚正在经历人口爆炸,而该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前,需要新的方式来刺激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寻找收入来源。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几乎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伙伴。”叙利亚学者侯赛因·塔拉勒·马克拉德认为,中国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连接欧亚大陆的土耳其也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态度愈加积极,有研究指出,在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土耳其‘中部走廊’与共建‘一带一路’成为联通东西方的最重要通道”。
二是曾为“洼地”的南高加索地区蕴含巨大生机。近年来,南高加索地区因其独特而重要的地缘位置,越来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格鲁吉亚学者瓦赫坦·查拉亚认为:“中国与南高加索国家之间无论是贸易、投资、旅游还是任何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都正在迈向新的水平和高度。”作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和稳定的过境走廊,南高加索地区尤其有机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中东欧与巴尔干地区借助共建“一带一路”成为联通欧亚的纽带。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多国期盼中国引领带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和巩固了共建国家的关系。黑山学者鲍里斯·武基切维奇分析了三点原因:一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率先在经济领域敲开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门,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二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度偏低,克罗地亚加入欧盟后,欧盟对东扩的疲劳感以及其内部诸如英国脱欧、预算和移民等问题,导致西巴尔干地区被排在欧盟“优先事项清单”的底部;三是西巴尔干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质疑持续高涨。
着眼世界盼中国:展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愿景
欧亚大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最多、文明最具多样性的地区。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欧亚合作之路的未来走向不仅关乎地区人民福祉,也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
一是共建“一带一路”正推动欧亚地区乃至世界秩序发生转变。世界秩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全球经济重心正逐渐转移到东方、转移到中国,相应地也将带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力量不断东移。德国学者内森·阿尔德拉拉指出:“对世界而言,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作用愈发不可或缺,不仅因为它的全球经济影响力,而且因为中国正在引领合作与对话的外交理念。中国有效应对了各种全球危机。”从根本上说,中国已经适应并成功维护了现代世界秩序和推动全球化进程。
二是“健康丝绸之路”与“数字丝绸之路”将塑造欧亚地区新未来。对于“健康丝绸之路”,欧亚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外交倡议”,旨在促进饱受激增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的国际卫生合作。塞尔维亚智库指出,中国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就意识到需要在全球卫生问题上同舟共济,以及有必要在世界各地建立强有力的富有灵活性的卫生系统。对于“数字丝绸之路”,欧亚学界认为,这一倡议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领域,中国在欧亚地区的影响力也正从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贸易向高科技领域拓展。亚美尼亚学者阿娜希特·帕尔兹扬认为,从电信网络和智慧城市到电子商务和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5G的发展为制定下一代技术(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的全球标准提供了新动力。“数字丝绸之路”无疑能够增强海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欧亚各国将借助中国的独特技术优势,全面提升该地区的数字化水平,降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三是共建“一带一路”将在欧亚大陆展现出更大的时代价值。欧亚学者愈加意识到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智慧的理念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欧亚地区陆上与海上各国都联通起来,激发了共建国家的发展活力。”中国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一种惠及全人类的公共产品加以推广,共建国家的伙伴们围绕以中国为中心的外交和经济合作,创造出宏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有学者深度解析欧亚经济联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对接的时代价值。亚美尼亚学者麦哈尔·萨哈基扬指出,这二者为中国和欧亚地区加强多边合作、避免冲突创造了有利机遇。而西班牙学者塞巴斯蒂安·康丁坦言,“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将更多地展现其内在的领导力,因为它是唯一一个有能力说服别人改变方向的国家。”
(来源:北京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