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与发展
2012-05-27 16:03:32
Landbridge平台
(一)大陆桥的形成
大陆桥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桥梁,以铁路两端的海港为桥头堡的运输通道。大陆桥运输是指利用大陆桥,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联结起来的海陆联运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即海一一一陆——海的连续运输。随着大陆桥运输的发展,陆桥两端的集散点不断扩散,并加入了航空、公路、河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因此,我们现在所指的大陆桥运输,实际上是以铁路为主体,以集装箱为媒介,海运、航空、公路、河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横跨洲际大陆,实行海陆衔接,“一票到底”的国际联运。
1.世界三条大陆桥的形成 大陆桥运输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大陆桥是横贯北美大陆的北美大陆桥,当时,一方面由于日本通向西方的海路受到严重威胁,一方面由于美国独立战争以后,需要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于是日美联合利用美国港口和铁路网,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大陆桥运输通道。这条大陆桥全长4500公里,东起纽约,西至旧金山,它西接太平洋,东连大西洋,缩短了两大水域之间的距离,省去了货物由水路绕道巴拿马运河的麻烦,对恢复和发展美、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60年代未,由于埃以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关闭,航运中断,同时,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再加上原苏联东进,开发西伯利亚,于是日、苏联合,利用原苏联纳霍德卡港及西伯利亚铁路和东西欧铁路开辟了世界上第二条大陆桥,也就是世界上极负盛名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这条大陆桥东起纳霍德卡港、东方港等港口,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3000公里。通过这条路线,比经过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3,运费便宜20~25%,运期节省35天左右。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亚欧经济贸易交流的扩大,在亚欧大陆之间又架起了一条新的大陆桥。1990年9月12日、“我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路顺利接轨,形成了继西伯利亚大陆桥之后,又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更为便捷的铁路通道,即新亚欧大陆桥。它把太平洋与大西洋沟通起来,实现海——陆(铁路)——海的连贯运输。这条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行出域穿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等欧洲国家,抵达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全程长达11000公里左右。1992年12月1日,新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开通,新亚欧大陆桥运输进入运营阶段。
2.大陆桥运输的优越性及发展前景与传统的国际运输方式相比,大陆桥运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运输距离大为缩短。大陆桥横穿大陆,比绕道海路近得多,目前世界上开通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和新亚欧大陆桥等三条主要大陆桥,一般比传统的海运路线缩短1/2~1/3。
(2)速度快、时间省。由于大陆桥运距较近,且能使用铁路集装箱专用直达列车,中间环节少,运行速度快,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途中运输时间,并使运行时间有了保证。
(3)运行质量高。大陆桥运输实行“一票到底”的“门到门”运输,手续简便,责任明确,加上陆上运输安全可靠,集装箱运输货损、货差减少,因此“大陆桥运输又具有运行质量高、效益好的特点。所以,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运输界、贸易界的广泛重视。
如果从50年代初期由日本经美国向欧洲运输集装箱算起,大陆桥问世已近半个世纪。但这仅仅是个开端,从发展趋势看,大陆桥运输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1)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高速化,对大陆桥运输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着包括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在内的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高速化,特别是时速超过5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的试运成功,将使铁路运输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对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大陆桥运输,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国际贸易的急速增长,迫切需要便捷高效的大陆桥运输加快发展。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区域化、集团 化、一体化,由此推动着国际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52年,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00多亿美元,到1975年,迅速发展到9000亿美元,而到1994年,则高达40000亿美元。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大力开展便捷,高效、可靠的大陆桥运输,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费,加速货物运转。换句话说,发展大陆桥运输,是国际贸易急速增长的必然结果。
(3)集装箱运输的迅速普及,预示着大陆桥运输开发潜力巨大。集装箱运输是当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运输形式。60年代,集装箱货物运量仅占整个海上贸易的12~14%,到90年代,已上升到23%左右,而其价值已占世界贸易的80%。1982年全世界集装箱运量为4200万箱(TEU),约合4.5亿吨,到1994年,集装箱运量已高达9300多万箱(TEU),近10亿吨。集装箱运输的迅速普及,既为大陆桥运输提供了稳定的箱源,促进着大陆桥运输的发展,又展示了大陆桥运输的巨大潜力所在。很明显,大陆桥运输方兴未艾,它的兴起将引发交通史上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把世界交通运输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优势
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
1.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 整个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业。
2.运输距离短 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5000公里,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5000公里,比经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8000公里,比经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1000公里,比经北美大陆桥缩短运距9100公里。
3.辐射面广 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亚欧大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达5071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左右。其中,在我国境内长达4100多公里,横贯我国的苏、鲁、皖、豫、晋、陕、甘、宁、青、新等10个省区,其腹地范围可扩大到全国80%左右的地区。
4.对亚太地区吸引力 大新亚欧大陆桥吸引范围除我国(大陆)外,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一些大洋洲国家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地区,均可利用此线开展集装箱运输。据悉它们对开展新亚欧大陆桥运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西欧国家对此也很热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因直接受益,也始终持合作的态度。
亚太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贸易重心的东移,呼唤新亚欧大陆桥尽快成为联结亚太与欧洲的运输大通道。拥有世界人口40%的亚太地区,6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增长速度远高于欧洲,贸易额比重不断上升。到90年代初,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50%,贸易总额占世界的43%。1993年,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进入世界20大贸易区的行列,世界贸中心正从大西洋移往太平洋。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西欧已成为中国、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1994年,仅中国与欧洲联盟12国的贸易额就高达3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增长了10倍.亚太地区与欧洲的集装箱运输随着贸易额的增加而不断扩大,据亚洲西向运费协定组织统计,70年代以来,亚欧航线集装箱船位总供应量稳步增长,1994年达150万箱(TEU),预计1996年将继续上升到160万箱(TEU)。亚太经济的崛起,亚太与欧洲之间贸易交流的稳定增长,迫切要求新亚欧大陆桥加快发展步伐,尽早成为联结亚太与欧洲的运输大通道。
无庸讳言,目前新亚欧大陆桥运输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因素,如铁路、港口的整体状况远不适应大陆桥运输的要求;东方桥头堡发育滞后;铁路上有不少卡脖子地段;经营管理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前苏东地区存在一些不安定的政治因素,也对大陆桥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些毕竟是发展中的问题,必将在陆桥运输的发展中逐一得到解决。新亚欧大陆桥固有的优势,决定了新亚欧大陆桥必线全线运营,发展壮大,成为沟通亚太地区与欧洲的主导运输线。从现实情况看,在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全线运营之前,开展以中国段为主的陆桥运输和以中亚各国为主的陆桥运输,逐步延伸,创造条件,促进大陆桥运输尽早全线开通。
(三)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发展的阶段性
横跨亚欧多国,长达万余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无论是桥况与管理,都需要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呈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国际大通道的实践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实际,可以设想,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将大体经过这样三个阶段:
1.准备与起步阶段(2000年之前)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并试运营。在这一阶段内,工作的重点是按照大陆桥运营的要求,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法规政策,搞好人才培训,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对外宣传,沿途国家达成运营协议,做好大陆桥全线顺利通车的一切准备。
2.成长与发展阶段(2000~2010年) 在这一阶段,新亚欧大陆桥的基础设施与业务水平显著提高,逐步适应了陆桥运输的需要;其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逐步为各有关方面所重视,集装箱运量迅速增加。据分析,到2010年,集装箱运输量可达20~50万箱(TEU),对我国经济的辐射作用也日趋增强。
3.稳定与成熟阶段(2010年之后) 到这一阶段,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亚欧主导运输线的地位得到确立,火车集装箱运输定期化;随着太平洋时代的到来,集装箱运量继续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大陆桥运输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多轨铁路与磁悬浮列车将投入使用。新亚欧大陆桥成为沟通亚太地区与欧洲经济的运输大动脉和“公海”大通道。
总之,陆桥运输在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在变化,我们要增强预见性,动态地把握大陆桥的发展进程,适时地提出各时期的发展方针、措施,使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的实施方案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指导大陆桥的健康发展。
(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展望
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而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北美洲大陆桥的开通,对于北美中西部的开发,曾起了决定性作用;西伯利亚大陆桥沿线,也兴起了60多座工矿城市,对促进西伯利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亚欧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新亚欧大陆桥的畅通,必将使大陆桥(中国段)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促进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与分工协作,从而逐步向具有强大内聚力的陆桥经济带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沂蒙行》中指出:“国内这段大陆桥,将成为一股改革开放的动力,必将带来包括鲁南、黄淮经济区在内的欠发达中部地区的大发展。”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同志指出:新亚欧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负荷运载的铁路,而且是前景广阔的促进商品经济大流通、东西经济大融合的经济带”。因此,我们还有必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深化对大陆桥的认识,展望陆桥经济带的发展轨迹。
根据国际通道促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新亚欧大陆桥区域(中国段)将经历“路桥”一“商桥”一经济带的发育演进过程。
“路桥”:指大陆桥贯通营运之初,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主要从事国际过境运输,经济效益可以用运费计算,对沿桥地区的经济发展尚未起到带动辐射作用,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开始试运营,标志“路桥”阶段开始。
“商桥”:随着陆桥运输的发展,沿桥地区之间通过大陆桥进行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路桥辐射作用逐渐增大,促进着沿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交通优势变为流通优势,“路桥”变为“商桥”。
经济带:“商桥”的壮大,必将有力地推动沿桥地带能流、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形成以陆桥运输体系为基础的产业链、促进沿桥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以大陆桥为主轴,以沿线大、中城市为支撑点,以众多小城镇为网结,东西结合,双向开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走廊,进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融合的巨大经济带,重振丝绸之路雄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路桥”——“商桥”——经济带的发育进程更加明朗,并有所加快。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去研究、认识大陆桥,积极推进其健康发展,决不能因起步阶段存在着某些暂时问题,而低估它的价值,忽视它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发展阶段与陆桥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是密切相关但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陆桥运输是先导,陆桥经济是随着陆桥运输的发展而发育的。当陆桥运输发展到稳定成熟阶段,“路桥”就随之进入“商桥”状态,并随着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内聚力的不断增强,加快向经济带的发展步伐。因此,我们应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在促进大陆桥运输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陆桥经济带的发育。
(五)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的战略意义
尽快实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开发开放战略,是我国沿桥10个省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呼声,是实现东中西部共富构想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总体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促进沿桥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繁荣 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对于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来说,这一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巨大市场,是它们输出资金、技术的理想之地;对中国、中西亚和东欧国家来说,通过沿桥开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振兴。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开拓欧洲市场;而欧盟为谋求发展,也需要到亚太地区寻求贸易伙伴,选择投资对象,亚太与欧洲的双向辐射越来越明显。因此,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对于亚欧两大洲经济走廊的形成,扩大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促进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开创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综观全国,在实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大格局下,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中原、西北大地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的巨大空间,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抓住大陆桥贯通的历史性机遇,推进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对于加快沿桥地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陆桥经济带的崛起,改变我国“T”字型的经济格局,搭起“ ”字型的发展框架,促进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和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提高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3.有利于开拓中亚市场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陆桥运输已进入中亚地区,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开拓中亚各国市场,对于扩大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4.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 我国大陆沿海港口处在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著名大港形成的半环带包围之中。在这一半环带内,分布着神户、大阪、东京、名古屋、北九州、釜山、高雄、基隆、香港、新加坡等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港。我国大陆沿海港口无论从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港口政策方面,均处于不利地谭位。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发展,将从根本上解脱环带制约,优化我国沿海港口区位,为它们开展国际贸易运输创造有利条件。
5.有利于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实践表明,对外开放是推进改革和培育市场经济的催化剂。随着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桥地带的延伸,必将促进这一地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这对于我国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自高振刚主编的《新亚欧大陆桥战略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