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铁路运输行业大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陆桥文库

广告宣传与业务推介,手机及微信:13951259812

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报告

2012-12-16 11:24:11
Landbridge平台

  长三角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赢得了全球瞩目,同时,长三角区域还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昆山模式、苏州模式等,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参考。但在当前全国上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实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的关键时期,长三角区域能否继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是全国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长三角区域提升经济活力、竞争实力、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 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总体进程[1](一)长三角区域加快创新发展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江浙沪三地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的24%左右。但是,自“十五”发展时期以来,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遭遇到市场、资源的双重约束,主要表现为:土地、电、水、原材料、资金等资源要素全面紧张;长三角经济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没有明显提升,生产总量扩张与效益下降的状况同时存在,并且对外贸易的难度和摩擦越来越大;环境破坏状况不断加剧,严重缺水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大部分地区的严峻现实。如果不实质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制约因素的压力还会继续增大。以浙江为例,仅“十五”发展期间,浙江的耕地即减少了240万亩,相当于“九五”发展时期的22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非常低,目前浙江全省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36%左右,仅达到“十五”指标70%的一半。能源消费强度趋升,“九五”发展时期浙江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煤炭、电力、石油制品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39、101和104,而2001~2004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已上升到091,煤炭、电力、石油制品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上升到了089、146和114。投资效果系数(新增GDP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4年为0299,与“七五”和“八五”时期相比,分别下降了0262和0421,即浙江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由“七五”和“八五”时期的178亿元和139亿元,提高到了“十五”时期前四年的335亿元。同时,高消耗带来的是高排放和高污染,2004年浙江全省废水排放总量达281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11749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318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19%、805%和672%。万斌:《2006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杭州出版社,2006。在浙江全省的十大水系中,有313%的监测断面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运河、平原河网和城市内河污染严重,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近岸海域已没有一类海水,其中707%的海水水质为四类和劣四类,污染程度居沿海省市区第2位。浙江的发展状况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目前在经济发展方面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然而,深层次分析,市场和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本质在于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缺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进。   同时,长三角区域在创新发展方面也遭遇到很大的难度,主要表现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各地区创新发展的制度机制还不健全、企业普遍缺乏强烈的创新发展冲动、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相当稀缺、创新发展的协作体系不够完善等。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最近对江苏同类型的200家企业作了关于自主创新的抽样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目前企业自主创新的状况(见表1)。表1江苏200家企业自主创新现状问卷调查反馈情况单位:%评价项目好较好一般差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7102073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作用17251939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9161164企业研发投入能力5121568企业科研人员在全社会中比重的评价671374知识产权保护情况14172049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9172163不同类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平等待遇25885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8171857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奖励40211722另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还设计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因素调查问卷,先后对200家企业高层人员进行试测,利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75)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聚类分析结果变量名称变量具体内容被聚类别V1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1V2政府集中的科技资源过多2V3企业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1V4研发投入较多地集中于政府2V5企业研发人才少、水平低1V6政府偏重于对GDP的政绩考核2V7经济增长方式未明显转变2V8科研人才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3V9专利申请手续多、时间长4V10创业人才、风险投资人才紧缺3V11科技人才积压、浪费较大3V12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大4V13教育、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6V14自主创新机制没有形成6V15与外资企业不平等6V16政府科技投入的效果较差5V17科技投入有挪用的情况5V18企业研发投入不足5V19企业盈利水平较低5V20假冒伪劣产品盛行4V21人力资本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4V22政府采购对新产品重视不够6(二)长三角区域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1创新是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转型的重要基础发展转型不是普通发展的自然结果,必须寻找和强化与传统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发展转型。长三角区域只有加快发展转型,才能真正突破当前发展中的市场和资源约束。而关键是提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能力,从而摆脱长三角经济发展对传统资源要素的严重依赖,把经济发展主要放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制度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人力资本的基础上。2创新发展是提高长三角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长三角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导向在于提高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长三角“生产”到长三角“制造”、从“生产加工中心”到“设计制造中心”的跨越。而在当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把握市场竞争主导权、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是提高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长三角区域的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和发展优势。3创新发展是长三角区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路径创新是向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核心仍然是发展,所要求的是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创新发展的大力推进,有效解决和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和市场的严重矛盾对立关系,不断开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三)长三角区域各地区创新发展的初步成就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在长三角区域内在发展要求的促进下,长三角区域各地区的创新发展已开始迈开大步。1浙江的创新发展成就(1)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研发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浙江全省共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6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7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0个,累计开发省部级以上新产品803个,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560项,发明专利394项。公共基础、行业和专业、重点区域等三类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浙江全省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5个。开放型的科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同时,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联合共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长三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活力不断增强。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院所改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兼职创办科技企业。注重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目前浙江已累计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诺基亚、西门子、印度塔塔等国内外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种类创新载体近300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目前,浙江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0件,中国名牌产品139件,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3位。(3)高新技术和科技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十五”发展时期,浙江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了重大科技项目254项,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200余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组织实施国家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86项,省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620项,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星火计划项目1331项,围绕生态省建设和发展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6项、省级重点科技项目205项。2005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17亿元,比2000年增长17倍。(4)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浙江全省各级财政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社会和全省各级财政科技投入305亿元和44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9倍和318倍。修订出台了科学技术进步、专利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奖励、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等方面的多项法律法规,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切实推进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重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实施“151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学术、技术带头人。2江苏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1)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构建江苏区域创新体系方面,把握好政府作用的着力点,既减少对企业创新的限制,又力求政府行为与未来发展保持方向上的一致,而不是给下一步的发展设置障碍。(2)改变政府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将各级领导的政绩取向转到建设自主创新环境上来。好的创新环境会不断孕育出大量的创新思想、不断地增进创新动力、不断地形成创新成果、不断地促进创新扩散。江苏必须有效利用全球各种知识技术资源和积极因素为江苏的创新发展服务,并通过体制改革形成利益驱动与行为规范,引领、支持、鼓励乃至“逼迫”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3)认真学习国外成功经验,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道路。长三角区域有些产业具有相当规模,但过于依赖引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江苏要加大对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投入,改变偏重引进却忽视消化、创新的状况。(4)建立科学的创新投入管理体系,提高创新投入的实际效果。内容包括:设计一整套包括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体系,尤其是构造一个科学且独立的科技投入、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的监督机制,让许多科技经费得到应有的监督,防止造成相当大的浪费。现有的投入计划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部门自己确立、自己验收,既不与其他部门协调,更缺乏事后的评价,不可能有较高创新投入效果。(5)重新培育风险投资主体,加快发展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江苏设立风险投资已经有10年左右的历史,但投资主体很不规范,基本上是政府财政出钱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结果,应该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项目少有投资,本来就有限的投资基金甚至被拿去炒股。因此,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尽快出台鼓励科技创业投资的政策措施,完善风险投资基金的规范化运行机制。(6)实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计划,积极培育民营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鉴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未到位,许多国企的走向不够明朗,江苏将考虑适当改变长期以来科技投入向国企倾斜的状况,加大对民营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民营经济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争取用3~5年时间,在江苏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民营企业群体。(7)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构筑江苏人才创业高地。一个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和地区,肯定是一个经济和科技落后的国家与地区。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跟“知识无用”、“读书无用”基本上是等价的认识。必须树立法律的尊严和威慑力量,让知识产权所有者主体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尤其是改变现实中知识产权保护案件起诉难、判决难、执行难的状况。同时,建议引入市场机制,制定敢为人先的人才使用和利益分配政策,努力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8)寻求利益共同点,结成创新利益共同体。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协作协调体系,要打破不同地区之间的各种对创新发展的障碍因素,促进各种积极因素的集聚和互动,加快江苏的创新发展步伐。(9)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形成自主创新机制和环境,对政策、制度设计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建立有专家参加的决策咨询制度,增强自主创新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任何一项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吸收专家参与对政策的前提、过程、程序和结果的可行性论证和研究,在一定范围开展必要的讨论和争论,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门利益和权力对政策的影响,保证政策的目标实现,提高政策的实际效果。(10)加强自主创新政策落实的检查验收。建立促进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强化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建立严格的验收考核制度。增加有关创新促进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将政策内容、政策实施情况、政策验收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欢迎社会监督。3上海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发展的政策和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科技部联合完成的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最新统计监测报告,2005年度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首次跃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完成的《2004~2005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也显示,上海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首位。两个“首位”凸现了上海在建设创新型地区中的领跑地位,也展示了上海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扎实步伐。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为上海的创新发展营造更为优越的环境,是上海加快创新发展步伐的主要方面。(1)不断推出和完善激励上海创新发展政策。2006年,《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正式公布。上海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对上海的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进行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在创新重点、创新目标、创新体系、创新服务等方面制定了清晰的阶段性实施方针。为配合上海的科教兴市主战略,上海还先后出台了《上海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等政策。2006年6月初出台的上海促进科技创新的“36条”政策,在确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增加创新要素投入、提高创新活动效率、促进创新价值实现三个主要环节,力求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政府主导及推动下,通过政策效应由仪器设施共用、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等10大子系统“串联”而成的上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开通,提供公共服务,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使有限的科技资源有了无限的创新可能。而《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也已经拟定。据透露,这项工作将细之又细,最终具体到“每个窗口的操作流程”。(2)加强政策引导,聚焦创新方向。上海通过制定创新促进政策,一方面激励企业和全社会积极投入创新主战场,同时规划引导创新发展的主导方向。上海目前在创新发展方面主要突出抓好“三个聚焦”和“三个加强”:“聚焦”方面:一是聚焦企业主体,着力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聚焦国家战略,着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三是聚焦创新基地,着力放大张江高新技术园区的政策效应。“加强”方面:一是加强投融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创业的金融环境;二是加强“市区联动”,进一步激发上海区县基层的创新发展活力;三是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打造上海创新人才高地,真正突破自主创新的瓶颈和障碍,充分发挥上海自主创新的潜力和优势。0(3)积极打造创新发展的基础工程,着眼于上海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海市科委2006年发布了《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科普将成为推动上海科技创新、创新发展的基础工程。上海科普规划提出,到2010年,上海市民科学素质将在全国率先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末水平,实现人均科普经费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平均每50万人拥有一家科技类场馆,科普内容占广播电视传播内容总量的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已开始先期试点。2006年秋季开学,上海首批23万中小学生率先把研究性课程的课堂就近“搬”进了学校附近的科技场馆。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蕴涵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从2007年起,这种全新的上课模式将在上海全市160万中小学生中全面推开,并且作为研究型课程编入教学计划。(4)促进创新集群,增强竞争和发展优势。创新集群,是指创新主体的区域性集聚,良好的区域集聚环境有利于促进创新分工、研究开发、风险基金和商业运作以及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的汇集,加快创新发展速度,提高创新发展效益。按照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上海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创新集群形成,创造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创业新局面。继续强化“聚焦张江”战略,提升金桥、漕河泾等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和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注重引进知识密集、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协助企业融入区域创新网络,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和良性互动,形成若干有产业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促进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5)大力发展市场中介和高端服务企业。科技中介服务经纪人在技术商品的供需双方之间起沟通、联系、促进交易的作用。随着技术商品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广泛展开,技术经纪人对科技决策、研究开发、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直至形成生产整个过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今后的15年内,上海要培育与创新相关的市场中介服务和高端服务,适当放宽中介机构的经营范围,放宽科技经纪人的资质条件,鼓励其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经纪活动。(6)积极实施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计划。在资金支持方面,上海与国内外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紧密合作,共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十五”期间,上海共计投入48亿元,资助了1388家企业,累计新增产值达593亿元,利税144亿元。根据上海产业布局,从2004年开始,上海设立了专项基金,通过风险投资机制,重点对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实施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首批29个项目已有9个形成产品。同时,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上海市政府用6亿元作为风险投资资金,进行专项引导。至2006年底,实施6年来,实际投入31亿元,累计形成产值15347亿元。(四)长三角区域各地区创新发展的宏伟目标长三角区域各地区都已提出了创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具体目标。江苏要成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大省,通过创新发展和科技进步,实现江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之一。浙江也已明确提出,要用15年时间建成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到2010年,全省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居全国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左右;突破和掌握一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基本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使浙江省成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省份,成为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公众科学素质居于全国前列的科技强省。根据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结合上海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上海提出了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的上海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发展的目标。至2010年,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加速提升,知识社会基础夯实。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知识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全社会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5%以上),公众科技素养达标率超过10%,国际科技论文年收录数量达25000篇,百万人年专利授权数量达1500件(其中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200件),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科技创新成果为上海世博会提供技术支撑,上海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夯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基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至2020年,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充分提升,知识社会形态初现,区域创新体系高效运转,知识竞争力名列亚洲前列并进入世界先进地区第二集团,成为亚太地区的研发中心之一。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全社会研究开发(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70%左右),公众科技素养达标率超过15%,国际科技论文年收录数量达40000篇,百万人年专利授权数量达3000件(其中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450件),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为上海基本建成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为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并发挥引领作用。二长三角区域实现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衡量指标[1](一)研究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个体创新发展能力的现实意义前面主要就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基本背景、所面临的问题及创新发展的进程和政策措施等内容进行了总体性的描述。但是,长三角区域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需要内在动力因素的培育和激发,这将落实到长三角各城市个体。因此,下面我们将对长三角城市群中一些城市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长三角各城市间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协同,从而加大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创新发展效应,加快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创新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全球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技要素愈益成为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变量。为了能够保持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许多区域纷纷把提高本地区的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重点。从我国区域发展状况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实践,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较具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板块,尤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崛起的长三角区域更具发展优势。显然,这种发展优势与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能力更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创新发展对长三角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空间集聚区之一,该地区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到全国的20%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中国对外开放的速度将大大加快,长三角也将会最先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因此,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长三角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每生产4台电脑中,就有1台是在中国江苏省完成组装的;但这一台电脑所能够赚取的利润却仅相当于10个苹果的价钱。由于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中国越来越沦落为世界的生产车间。因此,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升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长三角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积聚了国内外大量的知识要素和科技要素,也初步具备了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在下一阶段,要从长三角城市群个体和群体层面上整合这些要素,切实形成在创新能力上1+1>2的空间协同效应,这既是长三角区域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保障。(3)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个由众多行政区域组成的空间集聚体,虽然一些研究对其中的一些城市(如上海、南京等)的创新能力有所分析,但较为全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特点的研究仍不多见,尤其是缺乏从量化角度展开的分析。这就使得人们很难准确把握长三角创新能力的总体现状和空间结构特征,也难以跳出仅仅从单体区域出发制定适合城市群发展的政策,产生了技术扩散效应的受阻、创新资源的无效或低效配置、创新政策形不成合力等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城市群创新能力的量化比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长三角区域创新分工的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城市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与衡量指标要评价和衡量城市创新能力,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创新。综合前人的观点,对创新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①创新就是指创造新东西;②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进步和发展的理念;③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新的效益和效率。更有甚者,有些学者还仅仅把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从而产生了误导。事实证明,创新是一个涉及面较宽的概念,它的核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也需要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盈利模式创新作为可持续的支持条件纳入其中。基于此,我们认为:城市创新能力就是在城市创新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区内外各种创新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将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纳入地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能力,其本质就是对地区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从结构层面上分析,我们认为:城市创新能力是由附着于空间上的知识要素、人才要素和制度要素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对应了城市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发育程度;而在创新能力上,这三大资本又分别对应着创新主体、创新源泉和创新环境,并且创新主体和创新源泉是创新能力的内部要素,创新环境则是外部要素(见图1)。图1城市创新能力的解释框架基于对这一理论架构的认识,我们将进一步设定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无法在指标的选取上做到尽善尽美,但就所要选取的统计指标而言,其基本的原则在于简便和真实。1对人才要素的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越是富足,则创新的根基就越牢固,地区的创新潜力也会越大,它是驱动地区创新行为发生的主体,也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在具体评价时,我们设定的路径是沿着从人才基本素质到各类具体专业,从创业人员到一般人员的创新意识,从低端人才到高端人才等层面来显示地区人力资源的具体情况。具体涉及人才的文化素质指数、专业人员指数、创业人员指数、高级人才的获得指数以及求新意识指数5个指标。2对知识要素的衡量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对地区知识要素而言,它就是指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所必备的知识条件,它包括扎实足够的专业知识、哲学知识(方法论)、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等。在具体评价时,我们将把知识要素划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知识的源生层次——教育发展程度,二是知识的应用层次——科技发展程度。教育发展程度主要通过对地区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和地区教育支出来衡量,主要包括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指数和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指数;科技发展程度将采用地区大学、科研院所指数,R&D投入指数等,这些指标汇聚在一起最终体现为科技的研发、创新与应用能力。3对制度要素的衡量制度要素就是指对地区创新能力变化起到显著作用的外生变量,它们要么表现为制度变量本身,要么体现为制度的执行效果。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开放程度、信息化程度和政府能力三个指标。首先,地区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创新的速度及其规模,它主要通过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经济区域化程度、人文国际化指数和社会交流指数来衡量。其次,信息化是地区创新的重要现代化途径,它可以通过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机数、城市网站数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数来衡量。最后,政府的能力体现为政府的运作效率,它是改变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制度支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创新的效率。可以通过政府审批与管制指数、政府规划能力、政府财政能力、政府执法能力、政府服务能力和政府创新能力指数来衡量。值得说明的是,城市创新能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虽然此前许多学者对此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直到目前,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在本文中,我们所设定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也是初步的,依旧存在许多不当之处。此外,我们将采用逐级递进的算术加总方法进行统计测算,数据主要取自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中的若干指标。(三)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定位1长三角科技发展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起,长三角区域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的发展格局。长三角两省一市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业绩,是与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据2005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上海、江苏和浙江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名列全国第1、4、7位,属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地区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将全国31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划分为六类:第一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60%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和天津。第二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6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61%)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辽宁和浙江。第三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监测标准40%的地区,包括陕西、山东、重庆和福建。第四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监测标准40%以下,但高于监测标准1/3的地区,包括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四川、山西、海南、河北、新疆、河南、安徽、甘肃和内蒙古。第五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监测标准的1/3,但达到1/4以上的地区,包括青海、广西、江西、宁夏、贵州和云南。第六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监测标准1/4的地区,如西藏。。但从具体指标上看,江苏和浙江的有些指标还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在科技活动产出方面,江苏和浙江都落后于4537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浙江仅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在科技进步环境方面,江苏和浙江也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有更好的表现(见表3)。表32005长三角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名次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名次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名次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名次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名次上 海6900260002900015560480171江 苏5129551317383312568360555浙 江487110510883437928961359776全 国4867—4208—4537—4171—4985—资料来源:根据《2005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整理而得。2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定位与比较尽管我们已经确知长三角区域的总体科技发展状况,但对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仍是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将运用前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进行定位与比较。通过对三级指标(以及四级指标)的统计,我们得到了衡量创新能力的四个二级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其排名,并最终得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创新能力由于数据有限,我们没有统计镇江、泰州、扬州这三个城市的指数。。具体数据见表4。通过表4,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创新能力最高的上海与创新能力最低的舟山在综合创新能力指数上相差1057,这也就是说,舟山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还不到上海综合创新能力的50%。从离散度上看,长三角13个城市创新能力的变异系数为0217。理论上讲,这一数值并不算高,但从数据结构上看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城市的创新能力指数分布在10~15之间。为了能够清楚地揭示长三角城市群在创新能力上的结构性特征,我们将对综合指标和各个二级指标作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具体研究方法为:①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②设定指标的结构为六个象限,以“均值+α×标准差”为表4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定位指标分析地区人才状况指数排 名科技状况指数排 名教育状况指数排 名硬环境指数排 名综合创新指数排 名上海373313455114951108471195301杭州3593214431069375557136574嘉兴256481037603791074278114079湖州22061102613026512637313910412宁波32223110450842585564137243绍兴26077086680511879535119377舟山166113053112029511647112895813台州20371208329018513654111959511南京293951712213432688210128765无锡26426088470502985693125976苏州296541161406447954214312常州232790653110847476896115168南通2321006561008146706491085410变异系数0224—0711—0583—0167—0226—标准,此处α分别取±05和±1;③分别将各个地区的指标置于相应的区间之内;④依据各个地区指标数值所嵌入的象限,我们由高到低依次命名为:高创新力地区、较高创新力地区、一般创新力地区、创新力欠佳地区、创新力较差地区、创新力最差地区。具体赋值如表5所示。表5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指标划分区间综合创新指数人才状况指数科技状况指数教育状况指数硬环境指数均值123132678112207077805标准差27830601079804121306均值+标准差150963279192011199112均值+1/2标准差137042979152109138458均值-1/2标准差109212378072405017152均值-标准差95302077032502956499对照表5,可以将长三角城市群在创新能力上做出具体划分。同时,我们也分别就各个指标的具体构成进行了相关分析,从中提炼出对指标最具影响力的具体因素,结果参见表6。表6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结构分析综合创新能力人才素质科技发展教育能力硬环境高创新力地区上海上海杭州上海上海南京上海苏州较高创新力地区苏州宁波宁波南京杭州无锡宁波一般创新力地区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南京杭州苏州常州宁波南通绍兴创新力欠佳地区绍兴常州嘉兴无锡绍兴嘉兴宁波嘉兴无锡绍兴台州苏州绍兴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创新力较差地区南通台州常州南通湖州南通常州舟山嘉兴南通南京台州创新力最差地区湖州舟山台州舟山湖州舟山湖州台州舟山湖州最大影响因子科技发展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科技创新能力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开放程度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把基本结论整理如下:(1)反映综合创新能力的指标是由四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在影响综合创新能力上,以各个指标与综合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为标准,按大小依次为科技发展指数(0914)、硬环境指数(0912)、人才素质指数(0893)、教育能力指数(0790)。由此可见,科技发展指数因素是影响综合创新能力的主导性因素。(2)科技发展指数是这四个二级指标中差异最大的,其自身的变异系数高达0711,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科技发展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科技发展状况最好的是上海,指标数值达到3455;最差的是湖州,指标数值只有026,不及上海的1/13。从科技发展指数的构成上看,以相关系数为标准的影响程度排列为:科技创新能力指数(0963)、大学科研院所指数(0897)、科技转化能力指数(0801)、R&D投入综合指数(0790)。显然,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因素是影响科技状况的主要因素。从这些指标在空间上分布的离散情况来看,科技创新能力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达到1460,其他依次为大学科研院所指数(1155)、R&D投入综合指数(1072)、科技转化能力指数(0403)。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非常显著,它是制约长三角地区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3)在城市硬环境建设问题上,尽管城市群之间的差异(变异系数)最小,但从绝对值上看,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硬环境指数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湖州相差447,也考虑到各自的基数水平,湖州市的硬环境指数只是上海硬环境指数的60%。从指标的关联度上看,与硬环境联系最大的指标是开放程度指数(0886),其他依次为信息化程度指数(0825)、政府能力指数(0824)。显然,开放程度是影响硬环境的关键因子。通过计算它们各自的变异系数,我们发现,三者中信息化程度指数的变异系数远大于其他两个指数的变异系数。这说明长三角地区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是显著的。(4)构成人才素质指数的三级指标有五个,按照影响能力,按大小依次排列为从业人员文化素质(0791)、高级人才(0773)、求新意识(0750)、各类专业人员指数(0620)、创业人员指数(0494)。很明显,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是影响人才状况的主导因素。虽然从业人员文化显著影响人才素质指数的高低,但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差异不大,其变异系数(0078)在各个反映人才素质的指标中最小。(5)就教育能力的指标构成而言,三级指标与教育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按高低依次排列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指数(0860)、中等以上学生占全部学生数指数(0765)、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指数(0634),表明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是影响教育状况的主要因素。根据长江三角洲的教育状况的各个三级指标,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达到1485,其他依次为中等以上学生占全部学生数指数(0536)、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指数(0499)。这反映出,长三角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综合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的主导因素,而科技发展状况又是影响综合创新能力的主导性因素。因此,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将显著影响长三角整体的综合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哪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它对长三角整体的综合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将是非常显著的。遗憾的是,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显著,这需要给予高度关注。成人高等教育虽然也显著影响长三角的教育状况,但由于教育状况对综合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如科技创新能力强,所以它的作用也不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三制约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以上是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创新能力的比较与分析,那么与全国的状况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处于何种地位呢?它又将反映出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主要利用衡量创新能力的部分三级指标中的最大值(max16)与全国相应指标数的最大值(max全国)进行比较(见表7)。表7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创新因素最大值与全国的比较[3]部分三级指标max16max全国max16/max全国科技发展状况1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上海(0692)北京(1)06922大学科研院所指数上海(0763)北京(1)07633科技转化能力指数上海(1)上海(1)14R&D投入综合指数上海(1)上海(1)1硬环境发展状况5城市网站数指数上海(0839)北京(1)08396政府创新能力指数上海(0994)广州(1)09947服务能力指数上海(0978)温州(1)09788经济国际化程度指数苏州(0316)惠州(1)03169经济区域化程度指数苏州(1)苏州(1)1人才状况10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指数杭州(1)杭州、北京(1)111求新意识指数上海(1)深圳、上海、广州(1)112创业人员指数杭州(072)重庆(1)072教育状况13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指数上海(0707)北京(1)070714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指数上海(0381)深圳(1)038115中等以上学生全部学生数指数南京(0846)长沙(1)0846通过表7的数据并结合前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个重要结论。1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地区,其内部的城市在一些创新指标上与全国相应指标的最大值存在着显著的差距(1)经济国际化程度很低苏州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但是与全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惠州相比只有后者的1/3强;与此同时,反映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指标却处于全国前列。这说明长三角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程度较高,但主要局限在长三角内部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大部分城市与国际的经济互动仍然处于被动开放、被动纳入国际生产体系的状况。虽然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总量较大,但是外资产业层次不高、水平较低,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此外,地区经济要素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产业支撑服务功能不全、参与国际竞争层次较低。(2)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不足上海市是长三角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最高的地区,处于全国第二位,但是其公共教育支出指数与全国最高的深圳的指数相比,差别较大。虽然我们不能排除该指标在计算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等于其当地的公共教育支出与其当地常住人口的比值。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其流动人口较多;而上海是一座老城,虽然流动人口不少,但是与前者相比,其常住人口基数还是比较大的。,但人均公共教育不足的现实却是值得重视的。(3)反映长三角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指标参差不齐我们从表8中看到,长三角地区三级指标中数值最大的地区大都集中在上海,呈现出上海一枝独秀的局面。上海的单极化发展必然造成它强烈地吸纳和汲取周边地区大量创新要素的事实,从而当上海自身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可能对周边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抑制作用。从长三角整体出发,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越大,对整体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就越强,这有点类似于“木桶”效应。这一事实表明,尽管上海的创新因素以及自身的综合创新能力都很高,但是整个长三角地区却达不到如此高的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优势地区与劣势地区没有形成相互帮扶的局面,那么整个长三角地区就不可能形成一种创新发展的合力。(4)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地区间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从前文已知,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显著影响其综合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哪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它对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显著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区域间差异显著,需要给予重视。上海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长三角地区最高,数值为0692;而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最低的是舟山,最低数值为0013;且长三角除上海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均非常低,平均值只有0077。2技术引进有余,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们知道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力更生,更不等于闭门造车;因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但这种开放并不是被动开放,被动引进,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促使本地区获得整体性、突破性的进展与创新。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能力有所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为揭示长三角城市群自主创新的能力现状,我们将首先运用技术对外依存度指标来度量长三角城市群的对外技术引进能力。该指标是用地区的企业技术转化指数(倪鹏飞,2003)除以企业技术转化指数与R&D投入综合指数之和来表示的。用公式表示为:技术对外依存度=企业技术转化指数企业技术转化指数+R&D投入综合指数企业技术转化指数的内涵是指引进国内外技术的能力。图2显示出以下两个显著的统计规律。图2长三角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引进能力的关系(1)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在005以上的地区,它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对外依存度基本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地区按照科技创新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上海、南京、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常州,而它们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则是由低到高排序的。(2)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在005以下的,则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它们的对外依存度大致在06~08之间。这些地区按照对外依存度的高低分别是台州、嘉兴、绍兴、舟山、湖州、南通。本质上讲,这两条统计规律所反映的现象是一致的:即科技创新能力在005以上的地区,技术对外依存度越高,科技创新能力反而越低;而科技创新能力在005以下的地区,技术对外依存度都比较高,平均都在0677以上。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表明主要依赖外来技术;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的事实,说明长三角城市群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此外,从大长三角,即两省一市的角度来看,也存在着许多显著制约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1)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长三角地区没有高水平、上规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项目不全;三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不到全国的1/10,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不相适应,系统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链远未形成。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高校、科研院所的许多研究成果进入市场慢,大量的研究成果被搁置;另一方面,急需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研发机构。此外,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信息传播慢等原因,致使高校、院所许多本该得到大力支持的研究项目未获支持,而又有很多科研没有针对性,偏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2)科技资源布局分散,区域内缺乏联动三地在分解、引入国家目标时的分工、共建脉络不明晰。三地技术创新的水平、领域不同,如何实现联合和互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单干色彩较重,退缩在行政区域体系中,造成重复建设。例如人才资源的通盘配置和使用方面,行政区域内科技协调发展虽有所动作,但是都没有纳入到政府规划这样的整体框架结构中,以至于长三角地区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不少,却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使有限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本资源分散;信息不能共享,重复立项、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社会有限科技资源的浪费。而从空间上看,区域内的核心城市还处于极化、集聚过程,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亟待增强。尽管三省市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均位于全国前5名),但由于“省情”不同,受行政体制和历史发展的局限,三省市的区域创新在不同程度上各成体系,缺少联系和互动,具体各个省市的创新活动没有形成合力,从而影响和制约着长三角区域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如尽管长三角地区不乏全国重点大学,大院大所较多,但是科技资源布局分散,按行政区域配置,三地的科技资源流动不够,没有形成协同的合力。四几 点 建 议在历史上,长三角城市群的发育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然的历史过程”的特点,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着未来城市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新的因素的成长。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城市群的运动过程将不再是主要适应行政体系,而是适应经济主体,特别是开放式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的产业引进,将使长三角地区首先进入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对于保持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区域创新所固有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从整个长三角来看,创新不应该是单一部门、单一领域的事,它是在各部门之间互动产生的。我们认为:提高长三角整体创新能力,需要从四个层面进行探讨,即官、产、学、民。这里的“官”指的是体制,“产”是指产业或企业,“学”是指科研院所和高校,而“民”则是指社会。(一)政府要加强制度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共荣1强化城市群政府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推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长三角城市政府间的合作与联系,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通过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政府的整体资源获取能力;通过制定恰当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城市群政府之间在提高长三角整体创新能力上的合作。2加强城市群政府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明确各自在长三角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对长三角城市群而言,那些经济发展业绩较为突出、潜力巨大的,可以考虑发展成为“经济中心”或“次级经济中心”。相关研究从国际上公认的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在一个经济区域范围内,总是由若干个特大的城市起着核心的作用,并通过这些城市间的经济网络结构和信息网络构筑起统一的知识创新体系。也发现,作为核心城市的上海,与苏州的经济联系最强,其次为无锡和嘉兴,再次为南京、杭州和常州,最后是舟山、宁波和扬州。在两个副发展中心城市中,上海和杭州的经济联系明显强于上海与南京的联系。同时研究还表明,上海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两个副发展中心城市杭州和南京。正是在这一基点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与本区在长三角创新体系中地位相对等的职能。3有效提高资源的运用能力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上海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世界经济枢纽城市地位日益突出;江苏省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着力建设沿沪宁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陇海铁路资源加工产业带,国际资本加快集聚;浙江省市场经济机制率先,民间资本丰厚,市场组织体系相对成熟,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一支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各个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整体利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二)加强长三角地区企业内外的联动处于市场之中的企业,都有进行技术创新的欲望,关键是要为它们创造便利的进行技术创新的渠道。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应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重组,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注意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为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同时要加强组建与产业聚集区、聚集带相关联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的关键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因为中心城市是企业、人才和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2要注意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提高上海的带动能力由前文我们看出,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创新能力可谓是一枝独秀。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要着眼于整个长三角,加速带动周边地区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带动周边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实际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基地,承担着机械制造、造船、汽车等诸多工业任务,长三角许多城市的制造业则以配套为主,随着长三角诸城市产业水平的接近,各城市各自形成独特优势产业,上海将突出若干重点支柱产业,产业分工将从过去的垂直分工逐步向水平分工发展,通过区际贸易、技术合作、企业联盟等形式促进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科研院所和高校是长三角地区创新的技术保证1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强化企业家与研究人员的交流长三角地区有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它们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提供过硬的技术和人才。但是,技术成果不能脱离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技术开拓创新。要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继续创新,就要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强化企业家与研究人员的角色互换,增加他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让科研创新更好地围绕生产来进行。2以信息化为手段,加速建立长三角城市群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目前长三角三省市分布的各类科技资源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来讲,科研条件或资源的使用获取途径无从知晓,拥有资源的机构对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即使有部分机构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意愿,也没有采取各种渠道,使信息能够通畅到达各类用户。因此,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各领域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使科技资源的各类使用者能够充分获知资源的相关信息。(四)加强社会的舆论导向,调动各种社会因素促进长三角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在西方国家,各种类型的社会(民间)组织,如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的服务机构等,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组织具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等非正式约束,这些约束可以起到对行为主体创新行为的有效疏导,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以经济利益驱动的企业制度和以强制性约束的法律制度要有效得多。因此,在培育和促进长三角民间组织发展的同时,要鼓励它们自发组织各种类型的创新机构,建设创新过程中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包括工程咨询、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中的经纪人与经济组织、科技创新的评价与评估以及各种商业服务机构等;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凭借其独立的行为主体身份,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有效推动产学研的合作,这可能要比政府行为更加有作为。文章摘自: 《2007年:创新长三角》Ot2大陆桥物流联盟

相关文章Ot2大陆桥物流联盟

 Ot2大陆桥物流联盟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及物流行业品牌价值金榜企业
国际铁路运输货代
全球国际铁路运输行业大会

关于Landbridge | 联系我们 | 有问必答 | 研究中心 | 企业对接 | 刊物索取 | 企业文化 | 广告服务 | 合作联盟 | 新闻中心 | 行业峰会 |

国际铁路运输网 | 中亚铁路运输网 | 中俄铁路运输网 | 国际多式联运网 | 中欧铁路物流网 | 铁路运输网 | 国际公路汽运网 | Landbridge平台官方QQ群:179355516

Copyright © 2011-2024 Landbridge平台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3187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3

国际铁路运输,Landbridge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