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三周年进展报告
2016-10-08 09:05:32
Landbridge平台
9月2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一带一路:共同的记忆和共赢的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作为课题组组长在会议开幕式上发布了《坚持规划引领、有序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研究。报告既是对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梳理和总结,也是为稳步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行动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央视新闻联播介绍该报告。
报告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课题组(组长:刘伟;执笔人:王文、何帆、贾晋京、相均泳、刘英)。
报告内容扼要和关键数据罗列
核心提示
本报告从顶层设计、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国布局、稳步推进等八个方面,对近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总结并阐发“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建议,为稳步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行动参考。
一顶层设计:搭建共建框架
2013年11月12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带一路”首次写入党的重大决定。
2014年11月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专门研究建设“一带一路”规划。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列为2015年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015年2月1日
由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组长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公开亮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下设综合组、丝绸之路组、海上丝绸之路组和对外合作组等四个组,初步建立了落实“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国内领导和协调机制。
2015年3月28日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从主要原则、建设主线和建设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
主要原则:中国充分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和关切,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提出了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的五项原则。这向世界表明,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是全球各国均可参与的“大合唱”,而非排他性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动沿线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进而实现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沟通:获得广泛共识
开展双边合作: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已经同56个国家和区域合作组织发表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合声明,并且签订了相关谅解备忘录或协议。同时,中方积极探索建立双边联合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双边机制,协调推动合作项目实施。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已经与14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和欧洲等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也已经与11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还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有力推动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深化多边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积极强化多边合作机制,取得重要进展。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博鳌亚洲论坛(BFA)、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中阿合作论坛(CASCF)、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LMCM)、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等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取得进展,带动了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高层互访:在高层互访的引领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夯实传统友谊,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访问了37个国家(亚洲18国、欧洲9国、非洲3国、拉美4国、大洋洲3国),在多个场合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也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热情回应。中国已经与大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协议,并与欧盟、中东欧16国、大湄公河次区域组织、非洲联盟等区域或次区域组织发布联合声明,对接各方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划。
发展战略对接:在高层互访的引领下,通过各层次的双多边合作机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沿线多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包括: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草原之路”、欧盟“容克计划”、英国“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韩国“欧亚倡议”、越南“两廊一圈”、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波兰“琥珀之路”等。通过发展战略的对接,沿线各国将携手共建“绿色”、“健康”、“智力”、“和平”四大指向的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将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在一起,为地区和跨地区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路径建设是通过“六大经济走廊”编织沟通欧亚非的经贸和交通网络: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不仅把最具经济活力的东亚地区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同时畅通了连接波斯湾和地中海的经贸之路,为亚欧大陆腹地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则将欧亚走廊的经济效应辐射到了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发展潜力巨大。由铁路、公路、海空航线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和输电网络、通信网络以及油气管网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成为了“六大经济走廊”的物理基础。
三设施联通:打下坚实基础
标准对接:“一带一路”各大标准对接协商会议和论坛在各地陆续举办,初步形成了与沿线国家标准对接路径。2015年10月22日,《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正式发布,明确了10个发展方向,旨在探索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可的标准互认程序与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标准互认工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的顶层规划协议和标准体系对接方案,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能源、金融、产业、物流运输、标准及认证、环境保护、农业、人文、信息、智库合作和地方合作等13个重点领域。
交通贯通: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已开通中欧班列共计39条,已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自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2016年6月30日,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承建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就达38项,涉及“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重点建设关键通道和节点、推动港口合作建设,帮助发展中国家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中国还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新建机场15个、改(扩)建机场28个,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的《2015年重点推进的民航大中型项目清单》中,有51个“一带一路”战略项目,总投资高达2000亿元。
能源联通: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输出节奏进一步提速。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30日,由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签署和建设的电站、输电和输油输气等重大能源项目多达40项,共涉及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2014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相继开工。2015年各大项目取得突破式发展,中国核电企业对罗马尼亚、英国、巴基斯坦、阿根廷展开了核电项目的合作,中国水电企业对安哥拉、巴西、尼泊尔、巴基斯坦、阿根廷展开了水电项目的合作,对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是丝路基金成立后的首个对外投资项目。仅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的能源合作项目就有16项之多。
信息畅通: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牵头的电信企业正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项目传输系统建设,积极完善国际基础网络布局。目前,中国已通过国际海缆可达北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澳洲、中东、北非和欧洲地区;通过多条国际陆缆可直接连接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家,进而延伸覆盖至中亚、北欧、东南亚各地区。此外,由中国主导的TD-LTE技术国际化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中国发起并主导的TD-LTE全球倡议组织(GTI)中,GTI已拥有116家运营商及97家设备商,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在内的30个国家已开通共计52个TD-LTE商用网络,另有55个国家的83个TD-LTE商用网计划正在部署中。空中信息合作方面,中国共与15个国家签署了航天合作谅解备忘录,还与法国进行了海洋卫星和SVOM卫星合作,与委内瑞拉有关单位共同承担“委遥二号”卫星的设计、制造、总装、测试、发射和应用处理任务。
四贸易畅通:取得显著成就
贸易便利化: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稳步推进。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已对外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区8个,正在研究的自贸区5个;同时,多边自由贸易框架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开展了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强化了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逐步形成。
加速实施通关一体化。我国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组织开展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举办了海关高层论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推动沿线国家货运班列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强了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积极参与关税减让谈判。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已与新加坡、韩国、欧盟和中国香港签署了“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为我国高信用企业在互认国家和地区争取便利的通关环境。
逐步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领域与结构持续拓宽优化,开展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贸易合作快速增长。三年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为3.1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6%。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9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贸易方式得到了蓬勃发展,设立了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我国企业建设产品“海外仓”,优化产业链分供布局,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投资便利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进程加快。
投资便利化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已与10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并建立了经贸联委会机制和投资合作促进机制,为双方企业开展相互投资和合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增长潜力巨大。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其中,2016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68.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7.7%,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老挝、俄罗斯等国家地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我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投资33.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8%。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力度加强。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已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税收协定,初步形成了覆盖主要投资来源地和对外投资目的地的税收协定网络,强化了消除投资壁垒功能。
共建合作平台: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已在沿边重点地区设立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5个(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蒙古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17个、跨境经济合作区1个(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在建跨境经济合作区11个。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已初步在境外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平台。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建设有52个经贸合作区,已通过考核的经贸合作区达13个,累计完成投资156亿美元。其中,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等建设取得积极高效进展,成为我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与相关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载体。
五资金融通:形成合作网络
金融合作:“一带一路”跨境金融合作包含多个层次和参与主体,其中国际开发性多边金融机构是金融合作的重要先导。
“一带一路”的相关项目是亚投行重点的投资方向之一。亚投行于2016年6月25日批准了首批四个项目总计5.09亿美元的贷款,涉及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等领域。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丝路基金已经宣布了三单项目投资,分别是支持中国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投资建设水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支持中国化工集团并购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公司项目、参与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等三个项目的投融资,并已经分别与欧洲能源利用有限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三方框架性合作建议;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塞尔维亚签署关于新能源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是金融合作的有力支撑。
截至2016年6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已建立涉及超过60个国家总量超过900个项目的“一带一路”的项目储备库,涉及交通、能源、资源等领域;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内有贷款余额的“一带一路”项目1000多个,项目分布于49个沿线国家,涵盖公路、铁路、港口、电力资源、管道、通信、工业园区等多个领域,新签约“一带一路”国家项目500多个。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支持的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的规模2.3万亿美元,为数万家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为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项目、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项目、大型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等。
国内商业银行是金融合作的后续跟进力量。以五大行为主力军的中资银行在沿线国家的布局已初具规模。
截至2016年3月31日,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设立了56家一级分支机构。
此外,共有来自2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6家商业银行在华设立了7家子行、18家分行以及42家代表处。
除此之外,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和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等跨国银行合作机制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提供了金融便利。
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使用加速拓展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2.63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货币合作深化
截至2016年8月15日,人民银行已经和境外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者其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额度已经超过了3.12万亿(不含已失效或未续签)。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也已经陆续实现了11种货币的直接交易。
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和清算体系加速建立。
截至2016年8月20日,我国已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央行签署了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定,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央行签订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
截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20个,其中7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6年6月7日、25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美联储、俄罗斯中央银行签署了在美国、俄罗斯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人民币离岸市场相继建立。目前,除了香港、台湾、新加坡是最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存贷款市场之外,部分欧洲主要国家,如英国、德国等,也在加速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欧洲将成为亚洲之外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金融监管合作:
截至2016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9个境外反洗钱机构正式签署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银监会已与28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换文;中国证监会已相继同59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了64个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此外,中国保监会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管管理协会的联系,积极推动建立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保险监管合作。亚洲保险监督论坛决定秘书处常设中国,以加强亚洲地区保险监管的交流合作。
六民心相通:实现稳步推进
文教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合作空间广泛,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地方政府则采取了诸如增设“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等措施来鼓励国际间文教交流。此外,如“中国-东盟教育周”这样的教育合作与对外援助活动多达33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互通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与沿线国家先后举办19次“国家年”活动,设立25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遍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所孔子学院,累计签署41个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先后在乌鲁木齐、泉州举行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中外文化交往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全球遍地开花,成绩斐然。
旅游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沿线各国合作发展的新构想,同样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截至2016年6月30日,已有包括海南、新疆、宁夏等24个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明确的旅游合作项目;中国同相关国家互办各类“旅游年”9次,举办旅游周、旅游推广周、旅游月等各类推广宣传活动达130余次。同时,中国积极与沿线国家提高签证便利水平。
截至2016年6月30日,面向中国普通旅行开放免签的国际和地区有21个,施行落地签的有37个,极大便利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出境游也可以“说走就走”。此外,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游客旅游消费;同时中国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卫生医疗: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已与中东欧、东盟、阿盟等地区或国家的卫生部、医学院等部门展开了医疗人才培养、公共卫生服务和传统医药等方面的合作,已签订国家级协议达23个,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等合作项目达29个。中国参与国际医疗援助52年来,共派出援外医生23000多名,医疗队的足迹遍布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在51个国家派有52支医疗队,其中在非洲42个国家派有43支医疗队。中国国家救援队还是第一支参与尼泊尔地震救援的、经过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体现了大国的担当。
科技合作:从“互联网+”战略在亚欧大陆上不断开花结果,到“中亚第一长隧”启动通车这又一“高铁出海”项目成功完成,再到《一带一路空间观测国际合作北京宣言》的发表,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日益紧密。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关于科技方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多达56项,涵盖航天、能源、生态等多个领域,覆盖亚欧拉非等地区。此外,在十三五规划下,建立的“一带一路”智慧园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合作中心、新产品孵化中心等一系列科技中心共计38个,深化了双多边科技合作。
青年合作:当代青年肩负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目前,中国同相关国家已互办包括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在内的青年交流年活动8次,推出了以非洲人才计划、“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为代表的9项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相关发展中国家培养青年人才;还举办了例如“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国际高峰论坛这样的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论坛、会议,整合各国优势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青年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合作。
党政合作:加强沿线国家政党、议会等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对于增进友谊、巩固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与国外政党的友好交往,已建立了一批包括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经贸对话会在内的政党交流机制。通过密切政党交往,推进沿线国家政党互信和政治互信,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在议会交往方面,在亚洲议会大会框架下,中国全国人大已先后与超过42个国家的议会在“一带一路”方面展开交流,这对于稳固推进国家关系、增进地区间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一带一路”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合作: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与沿线国家民间组织开展了63次交流合作,其广度和深度都在逐年增加。文化传媒方面则受邀参加了包括“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外媒体高峰论坛等35项重要会议;在公益环保和减贫开放方面,中国先后与沿线国家合作开展包括世界防治沙漠化“一带一路”共同行动高级别对话、青少年和平友好国际联盟、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等26项活动,合作体系全面丰富。
智库合作: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中,智库承担着政策沟通、咨政建言、形成智慧合力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之后,一大批聚焦于“一带一路”研究的智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既有政府智库、企业或高校智库,也有民间独立智库,各具特色和优势。为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资源,搭建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平台,中国先后成立了智库合作联盟、国际智库合作联盟、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一带一路百人论坛、高校智库联盟等联盟性组织及机制11个,成果丰富。国内智库还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智库间交流,就“一带一路”主题先后组织了中国伊朗智库对话、中国土耳其智库对话、中国哈萨克斯坦智库对话、中美智库对话等活动29次,获得重要国际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