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5-03-19 09:25:23
Landbridge平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标志着这条横跨亚欧的“钢铁驼队”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近些年来,中欧班列正逐渐从单一的运输载体,升华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纽带,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谱写着新篇章。
十年磨剑,中欧班列已经完成了从“拓荒者”到“领跑者”的蜕变。自2016年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过1100万标箱,货值高达4200亿美元,构建起覆盖亚欧大陆全境的服务网络。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科技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叠加效应。以二连浩特口岸为例,海关通过智慧监管设备(如无人机、全天候多功能查验车)和“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实现班列货物“随到、随查、随放”。线路方面,也从单一线路拓展至西、中、东三条主通道,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年过货量突破千万吨,打通了中欧经贸往来的“生命线”。
中欧班列的发展之路,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层逻辑。如今其早已成为“双循环”的物理连接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紧密联动,使重庆的笔记本电脑经广西钦州港海运至东南亚,返程时则装载泰国榴莲通过铁路直达西安,实现了“一带”与“一路”的无缝对接。同时也成为产业升级的时空压缩器,合肥光伏组件通过“光伏专列”仅需15天即可直达汉堡,比海运节省20天,成本只有空运的20%,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抢占欧洲市场先机。
通过这条钢铁动脉,我们还能感受到民生的温度。西班牙的火腿、法国的红酒、波兰的牛奶......中欧班列让外国美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它也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很多城市借助中欧班列这一平台,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形成了“以通道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
从驼铃古道到钢铁动脉,中欧班列的十年蝶变,是中国从“跟跑”到“领跑”的开放自信缩影。展望未来,中欧班列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来源:西安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