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何时享受出口品质? 企业对出口转内销有顾虑
2016-10-26 14:40:31
Landbridge平台
优质、安全、可靠,这是不少中国消费者对国外日用消费品的印象。然而不少消费者也发现,辛辛苦苦到国外背货,到头来不少产品还是“中国制造”。既然中国企业具备高水平生产能力,如何让消费者在国内就能与国外消费者享受同等产品呢?内销产品为何不能与外销产品享有同等高品质呢?
“出国背回国货”怪象如何破
推行同线同标同质,让消费者在国内享受“出口品质”
经常到国外出差的唐小姐日渐成为朋友们追捧的对象,日本的防蚊贴、眼罩等小日用品,德国的厨具,荷兰的奶粉……“朋友们恨不得所有的日用品都让我从国外背回来。”
可唐小姐逐渐发现,很多产品虽然销售在国外,生产却在国内。“我也辛苦帮朋友背过马桶盖,还是看媒体报道才知道,自己背的可能是个杭州造马桶盖。”唐小姐说,不远千里买回来的还有德国的热水壶、美国的电动牙刷等产品,其实都是国内企业生产的。
“这就奇怪了,中国企业能生产出如此好的产品,为何我们在国内享受不到呢?”唐小姐不太理解。
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坦言,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有差距,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的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差”,不少消费者青睐“出国背货”“外贸货”多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这背后既有制造标准的因素,也有企业市场定位的因素。从标准来看,我国一部分消费品的国内标准在化学安全方面相对欧盟、美国等地标准有差距,还有一些制造企业在生产同一类产品时长期以来对于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采取不同标准的品质控制。从市场定位来看,过去许多从事出口加工的制造企业认为国内市场对产品品质的敏感度没那么高、达到国家标准的门槛就可以了,没有下更大功夫提高内销产品品质;还有一些制造企业认为打自主品牌、拓展国内市场难度不小,干脆选择了专做出口加工的路子。
然而,“这种情况越来越不适应国内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中高端消费需求在国内市场得不到满足,即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造成消费外溢现象,出现了国内消费者到国外市场抢购的风潮。”该负责人说。
为此,国家提出要积极促进出口企业内销外销产品使用同一生产线,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即同线同标同质(简称“三同”),并列入《2016年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的提升规划》。
“这项工作既有利于企业,使他们的产品不仅能出口,还能在国内有更好的销路,两个市场都有他们的份额;也有利于消费者,销往国外的‘中国制造’在国内也能买到,可以说是一项多方面共赢的工作。”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说。
目前,“三同”工程已率先在食品领域展开。为何选择在食品领域先行尝试?国家认监委注册部二处黄斌解释道:“认监委在2015年已率先在供港食品领域开展‘三同’探索,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目前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近两万家出口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同时从香港食环署等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内地输入这些目标市场的食品合格率甚至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同线同标同质如何“真”
靠谱的第三方认证是企业与客户的重要连接桥梁
同线同标同质,同线好理解,就食品领域而言,同一个种养殖基地或者同一条加工线即可。同标该如何理解呢?
“企业的产品可能出口到好多国家,同标究竟同的是哪个标准呢?说是符合欧盟标准,但实际情况如何,消费者该如何得知?”媒体人余小姐在听闻“三同”工程后,立马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同标指的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组标准。同标包括体系标准和产品标准相同。”黄斌说,作为管理体系的标准,这个同标指的是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同,要符合出口和发达的进口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
产品标准则保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主要以发达进口国标准为主,当我国的标准高于或严于进口国标准时,则以国内标准为主。
同标解决了,那么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同质该如何保障呢?
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介绍说,以目前已开展“三同”工程的食品领域为例,要进入认监委“三同”平台的企业需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并有实际的出口业绩;二是企业自我声明投放内销市场的产品符合“同线同标同质”相关要求;三是加工企业需获得HACC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通过出口企业备案+企业自我声明+第三方认证模式,以及信息平台与交易平台对接的溯源机制,将确保相关企业及产品真正达到‘同线同标同质’。”
其中,HACCP的第三方认证颇为关键,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姜南介绍:“在认证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企业承诺同线同标同质生产的真实性。尤其是企业的产品可能输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企业内部是不是建立了有效的追溯体系?能否将同线同标同质的产品,通过追溯体系识别出来?”
另外,姜南介绍,认证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将通过初次的认证和持续的跟踪监督来保证获证企业持续满足标准、法规、认证认可的要求。认监委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认监委将按规定严格监督认证机构的认证行为,让“三同”产品的第三方保障有公信力。
企业出口转内销顾虑如何解
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让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效对接
能在国内便捷地买到“出口品质”商品,消费者打心眼里欢迎。意外的是,制造企业却对“出口转内销”多有顾虑。
“中国有两万多家食品出口企业,我们的产品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但就是不敢回来,为什么?因为感觉压力特别大。”湖南国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说。在许多制造商看来,出口产品转入内销市场实际上并不简单,并不是产品质量好就能自然而然地占领国内市场。
缺品牌。“我们的出口企业多为代工型企业,需要巨大的投入才能在国内树立自己的品牌。”黄斌说。阳国秀则表达了另一层担忧,“以食品为例,中国食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遭遇着口碑、信任危机,企业宣传‘出口品质’消费者未必相信。”
缺渠道。出口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队伍及销售渠道。“在国内建立销售渠道成本非常高,以超市为代表的传统渠道入场费高昂,电商渠道也良莠不齐。”阳国秀说。
缺创新能力。黄斌介绍,出口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一般较弱,从头开始拓展国内市场,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不像接受国外客户连续定单那么简单。
看来,出口转内销,并不是企业掉转一下方向就能达到双赢状态。如何既帮助出口企业顺畅实现出口转内销、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又让消费者便利地买到需要的、放心的产品?“政府的职责就是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让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效对接,让企业上台轻松唱戏。”顾绍平说。
目前,国家认监委有两个层面的公共服务平台。第一个是公共服务平台,即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权威监管信息的整合和编制。消费者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来识别哪些企业符合“三同”条件;企业则可以免费发布“三同”产品的信息、销售渠道等内容。截至7月底,该平台共有上线企业939家,已初步帮助登录平台企业新增国内定单近7亿元。
第二个是交易服务平台,包括供港生鲜“三同”商务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及出口日韩“三同”商务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指导和支持一批商务的交易服务平台帮助这些出口企业统一树立品牌、打开渠道、对接国内市场,让企业专心生产。”黄斌说。目前,供港生鲜“三同”商务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已有66家供港企业进驻,并与商超、电商等进行对接。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