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物流降本增效:“现代”色彩渐浓
2018-06-01 10:09:32
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多次主持召开了物流业、邮政快递业等专题会议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有关问题。发改、经信、商务、交通等10多个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逐步形成了横向联合联动、纵向通畅通顺,合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制。数字是枯燥的,但却能说明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山东物流总额20.36万亿元,增长10.5%;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9.6亿元,增长9.5%,高于全省投资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6%。
“我们还着重加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协调,搭建四方联系平台,注重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为政策解读、企业咨询、降低融资成本、加强沟通服务提供了有效渠道。”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处长张中英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通过完善“加、减、乘、除”综合政策体系,做好铺“天”盖“地”筑“链”的文章,山东物流业降本增效明显,“现代”色彩越来越浓厚。
“加、减、乘、除”综合施策
近年来,按照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要求,山东省结合实际,出台了《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撑。
“加”强短板建设。针对本省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出台《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强物流短板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多式联运、冷链、供应链、城乡配送和互联网+高效物流等5大示范工程。针对山东农产品量大价低、农村流通环节成本高等短板问题,2017年该委又研究制定了《加快农村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农产品、农资和日用消费品物流三大重点提出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打通农村流通上下行渠道的任务目标,并将及时研究编制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减”税降费。山东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等若干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比如,阶段性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将城镇土地使用税在2016~2018年期间税额标准降低1元。融资方面,山东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提高物流企业抵质押物财产险、贷款保证保险等覆盖面,对合作银行发放的物流小微企业贷款损失给予30%补偿等具体措施。公路收费方面,在全面取消二级公路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对全省达到批复收费期限的普通公路收费站点一律停止收费,先后撤销8处普通公路收费站点,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2亿元。通关方面,对进出口环节通过海关查验的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为企业降低通关成本超过1亿元。实施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每批送检货物提速0.5个工作日,年均减少企业成本500万元。同时,推动关检合作“三个一”向“三互”和“单一窗口”转变,减少口岸查验商品种类,对《出境商品口岸重点查验目录》内的出境商品口岸核查货证比例由5%降低至2.5%,对目录外的出境商品口岸核查货证比例由0.5%降低至0.25%。
发挥“乘”数效应。山东省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对物流枢纽、示范园区、试点城市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近年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重点支持冷链、标准化、供应链、多式联运等试点示范工程项目超过150个,同时建立了现代物流三年滚动项目库,梯次储备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各地也主动作为,以济南市为代表,该市提出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目标,明确列出5~100万元奖补资金标准支持冷链、供应链、无车承运人等物流人才、培养基地、星级企业和试点示范园区单位,拉动物流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97.1亿元,同比增长27.2%。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布局的不断完善,山东的仓储、物流等费用成本逐步降低。
“除”繁就简。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物流行业商事制度改革,着力简化办理程序,加快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支持各市进一步放宽物流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鼓励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布局。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物流行业与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完善物流企业及相关责任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铺“天”盖“地”筑“链”做文章
打造“天”网,推动互联共享的智慧物流体系和平台建设。鼓励在生产、流通、仓储等单元推广应用感知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采集物流交易和活动信息,推动物流相关信息在区域、部门、行业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共享,提高物流业务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作为国家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的阿帕网络“快托之家”,坚持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融合发展,通过接口、计价、服务、流程管理的标准化,打造开放式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创新研发的国内首个获得认证的数码托盘可根据材质等属性进行分类标识和管理,实现了“一个托盘一个身份”,全程“不倒筐”“不倒托”,同时实现数据交割、产品追溯等功能。据用户统计分析,“快托”共享共用模式,降低物流综合成本10%以上,其中降低库存周转成本29%、降低货差货损12%、减少托盘丢失率和破损率12%、提高装卸货效率50%、提高供应链协调作业效率10%、增加车辆周转效率近1倍。
铺设“地”网,完善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布局。一是依托现有综合运输设施,完善青岛、日照、烟台等重点港口和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集疏运铁路、公路的配套建设,加快实施铁路引入重要港口、公路货站和物流园区等工程,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提升交通物流枢纽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中欧班列”山东品牌,促进综合保税区及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三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青岛跨境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环渤海鲁辽公铁水滚装联运示范工程,在此基础上形成10个左右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部省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山东还加快推进甩挂运输,试点企业新开通甩挂运输线路135条。
构筑供应“链”,促进上下游协同和产业联动。一方面,深化物流与生产、销售、研发设计、金融等行业的对接,推动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和制造业流程再造。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平台集成,推行集仓储、货代、运输、交易、融资为一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物流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特色化的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山东京博物流通过“京博云商”工业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利用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拉长企业物流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物流供应链服务,通过质押监管模式解决下游客户资金问题,通过自身银行授信额度,为上游中小运输公司提供资金解决方案,通过一站式常规交易、发布采购需求、SRM供应商管理等多种功能,满足客户在线下单、在线招议标、及时送货、供应商管理等需求,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系统整合。以钢铁集采、代采为例,京博年集采量150万吨,年节约客户采购成本4500万元,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客户节约资金成本1200万元。
“齐鲁版”现代物流业渐趋成型
总量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山东物流总额增长10.5%,其中,工业品物流、外地货物流入、再生资源物流均增长8%以上;进口物流和单位与居民物流增长20%以上。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7年,山东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4.2%,其中运输费用占46.5%、保管费用占39.5%、管理费用占14%。全省物流企业达到22000多家,其中重点物流企业836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312家,5A级数量居全国前列。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冷链物流企业超过200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13家,总数居全国首位。智慧物流快速发展,城市共同配送网络覆盖全省56%以上的人口和60%以上的经济总量。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山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优化,2017年公路通车里程27.1万公里,海港年吞吐量15.2亿吨,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000公里。物流载体不断壮大,全省物流园区超过330个,一批大型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初具规模;全省冷库超过2200座,低温储存能力超过910万吨,占全国的19.1%,冷库规模居全国首位。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业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四新”经济加快发展。山东物流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取得长足发展,青岛、临沂是国家首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济南盖家沟国际物流园、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临沂经开区现代物流园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高效甩挂物流试点有效开展,里程利用率达78%。山东还在全国率先研究制订了电商物流园区省级标准,评选首批A级园区10家。山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另一个突出亮点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这一趋势日渐明显,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山东高速等大型企业实施流程再造和主辅分离,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此外,以立晨、佳怡为代表的供应链、以胶州国际物流园为代表的多式联运,以传化泉胜为代表的公路港、以九州通为代表的高端医药物流模式等,更是受到业内推崇,得到迅速推广。
“物流业涉及产业领域多,覆盖产供销服等各个环节流程。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必为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张中英认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找准痛点,狠抓难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立足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她从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强化试点示范。在前期开展示范园区和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物流降本增效、供应链产业集群、农村物流等试点示范,同时加强对试点示范工作的跟踪分析和中后期评估考核,对成功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和复制推广,对重大工程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给予支持,更好地发挥试点示范的作用。“山东物流业规模大,交通网络、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物流降本增效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建议国家在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时给予我省更多支持”张中英直言。
——细化完善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现有政策框架内容,使物流降成本的政策举措更加具体和可操作,把政策真正转化为物流企业的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和物流行业的优化提升。同时加大对物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探索设立物流产业基金,加快重点项目推进,促进物流业整体水平提升。
——建立物流统计评价体系。研究构建适应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特别是设立能够反映物流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等发展方向的指标,将其纳入统计体系定期发布。“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地方统计评价工作的联动,形成国家、省、市等各级共享互通的统计指标体系,更有针对性地促进物流业发展”。
(来源: 中国发展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大陆桥物流联盟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无界铁路集卡车队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全民时代(北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UAB ADR8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山东亚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